近日有網友發文稱,多多買菜站點老板呼吁,抵制上架桶裝水,一天下來配送了130多桶,一桶提0.18,直呼累趴了!
很多朋友喜歡在多多上買水,沒有其他原因,就是便宜,很多品牌的瓶裝水一件24瓶才幾塊錢,很多人都是幾件幾件的買,多多買菜被網友戲稱“多多買水”。
站點配送哭笑不得,外面專門送水的每桶提成3-5塊,多多才幾毛!有做過的朋友說,夏天那種一家五箱十箱的單都不接,太累了!
通過該網友的曬單來看,確實不少人通過多多買菜購買桶裝水。
這個更加厲害,直接一上來就上百件:
水重,而且很占地方,關鍵是提成低,一大件水可能跟一份青菜的提成差不多,自然商家就不愿意了。更雷人的是,該網友說提成0.18,但是其他站點發出截圖,才0.04元,兩件水哦。
確實,兩件水48瓶才4分錢,真的沒有動力去給顧客寄存分派了,有人說行了吧,桶裝水不好裝貨,而且還重,干過優選送貨,7-8桶水就很難裝貨。直接關了,有必要嗎?為了那幾分錢膝蓋都磨碎了。
還有人現身說法,前年送了一年,后面單量低了沒送了,夏天50個團點金杯車基本大半車水,不到兩毛的單價。
一般來講,多多買菜的站點提成主要與站點的銷售業績緊密相連,平臺會依據站點的銷售額,按一定比例給予提成。該比例并非固定不變,通常在 5%-10% 這個區間波動,具體數值會因地區差異、商品類別以及站點與平臺協商結果而有所不同。
但是桶裝水雖然重,但真的沒那么掙錢,據說廣東一家水企在多多買菜平臺上面每月銷售60萬桶一次性桶裝水,每月的毛利潤僅僅只達到10萬元的分界線,直呼微利到極致了。
這樣一來,因為便宜,所以消費者喜歡買,但是也因為便宜,商家利潤非常低,掙得也是微利,對于站點而言,那就更甚,一方面不掙錢,另一方面還重且占地方,他們自然很不喜歡平臺上架桶裝水了。
這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閉環,如何才能讓三方都獲利呢?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對此,你們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