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國家“給錢給炮”,烏克蘭努力征召“填線寶寶”,澤連斯基政府和烏克蘭武裝力量以這種方式同俄羅斯“斗了3年多”。目前看來,自從于2023年上半年挺過了烏軍的那輪頗為成功的反攻后,戰場主動權就基本已被俄羅斯所牢牢掌控,后者更是在號稱“現代凡爾登”的巴赫穆特戰役中,給烏軍帶去了無比沉重的人員和裝備損失,隨后便以“小步前進”的方式,逐步向烏克蘭縱深所挺進。而今,俄羅斯或許終于迎來了一大良機,將有望重新“大踏步地前進”。
“愛國者”防空系統發射導彈
據央視報道,美國國防部已停止向烏克蘭運送多種武器彈藥援助,包括基輔方面亟需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的火箭彈、“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以及至關重要的155毫米口徑炮彈。三位美國知情人士透露稱,這一決定早在6月初就已經做出,但直到現在才生效,美國國防部在審查自身彈藥庫存后,發現相關彈藥的庫存總量持續下降,故而做出該決定。
155毫米口徑炮彈生產線
考慮到就在前不久,伊朗和以色列才剛剛結束了一輪持續時間12天的軍事沖突,期間美國緊急向以色列等中東國家部署了一批“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并加入到了幫助以色列攔截伊朗發射的彈道導彈的行列之中,發射了大量防空導彈。在兩大戰場共同消耗,且美本土“愛國者”防空導彈生產線的產能可能趕不上消耗量的情況下,五角大樓自然要考慮對外斷供。而相比起以色列,美國人或認為烏克蘭的重要性和優先級并不高,這才選擇對基輔方面斷供。
“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發射火箭彈
至于說斷供155毫米口徑炮彈、“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和“海馬斯”火箭炮的火箭彈,這倒更像是美國在為自己“做節約”。原因也不難猜,在未來潛在的亞太方向軍事斗爭中,上述彈藥注定將迎來海量消耗,把它們都給到烏克蘭的手中,那屆時美軍還靠什么去和有著旺盛產能的潛在對手拼消耗呢?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軍援
話說,相信許多人都還記得,早年間美國曾提出一個堪稱野心勃勃的“兩線作戰”構想,即同時應對在歐洲和亞洲兩大方向的戰爭并獲勝。然而現在看來,不論是俄烏沖突還是伊以沖突,美國還遠未到親自派遣大軍并下場參戰的程度,光是同時向兩個方向提供各類裝備和物資援助,儼然就已經顯現出了幾分力不從心,乃至選擇對次要方向實施斷供。今天的美利堅究竟有多“虛”,想必大家的心中都有著屬于自己的答案了吧?
普京或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而站在俄羅斯的角度上來想,美國在同烏克蘭簽完礦產協議后,并未履行自己的義務,甚至還中斷了對烏軍援,這無疑就成了一個天賜良機。正所謂“有槍沒彈就等于沒槍”,面對可能很快就將迎來彈藥枯竭的烏克蘭,不排除普京政府會就此梭哈一番,以集中優勢兵力和發動大規模攻勢的方式,實現對烏克蘭戰場態勢、乃至是勝負的一錘定音。畢竟,雖然持久戰對俄羅斯更有利一些,但長期的戰爭消耗畢竟不是什么好事,早一天以“勝利者”的身份結束這場戰事,對俄羅斯就越好。
美國向俄羅斯送上了一個機會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美國中斷對烏軍援一事,究竟是否會成為這場東歐軍事沖突的戰略性轉折點,以及普京政府能否抓住這一寶貴的機會。俄烏沖突的最終結果,恐怕已經快要到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