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將在香港新開一家旗艦店
“路易號”在上海啟航之后,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布局中國市場的步履并未停下,2026年前它將進駐香港尖沙咀的K11 Musea,這或將成為該品牌在亞洲最大規模的旗艦店之一。
上周,路易威登在上海興業太古匯打造的“巨輪”引發現象級打卡熱潮,這個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旗艦店,融合了展覽、商店、餐飲等業態。而據媒體報道,路易威登正計劃與新世界集團合作,在香港尖沙咀的標志性商場K11 Musea開設一家全新的旗艦店,占地約40000平方尺,預計于明年底前落成。
和“路易號”的沉浸式展陳空間類似,這家新門店也將融合展覽、餐飲等功能,進一步推動門店場景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傳統的租金模式,商場將根據門店的營業額來收取租金,也就是抽傭模式。
但線下旗艦店的高額投入,能否帶來成比例的消費回報,仍是未知數。當“最大門店”已經難以掀起真正的熱度時,如何重新激活品牌能量,是整個行業共同的難題。
Z世代偏好“理性奢侈”
近期,貝恩公司與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Altagamma聯合發布《2025年中全球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正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平衡調整期,而Z世代消費者成為影響行業格局的關鍵力量。
報告預計,2024年全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將來到3620億至3690億歐元,同比增長2%至4%,相比過去三年動輒兩位數的增幅明顯放緩,主要驅動力來自美國市場的回穩與東南亞等新興區域的拉動,但中國市場表現仍未完全達到預期。
在消費群體結構上,Z世代正在加速主導奢侈品購買決策。報告指出,年輕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捧大牌,更注重品牌價值觀的表達、產品可持續性與價格透明度。貝恩同時強調,數字渠道與線上線下融合體驗對銷售的驅動作用,未來品牌需在構建文化認同、優化消費者體驗與強化渠道效率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開云集團新掌門9月上任
近期,兩大奢侈品集團同步釋出高管調整消息:2023年初才加入普拉達的CEO詹弗蘭科·達蒂斯(Gianfranco D’Attis)宣布離職,品牌并未公布繼任者。
另一邊,開云集團任命幫助雷諾汽車走出危機的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為新任CEO,他將于今年9月就職。從汽車行業一腳跨入奢侈品領域,這位“救火隊長”接手的是一個危機四伏的開云。
2021年,這個奢侈品集團的市值將近1000億歐元,短短幾年,已下滑至230億歐元左右。為了扭轉困局,從更換創意總監到賣地產,開云嘗試各種自救。
作為職業經理人,在雷諾力挽狂瀾的梅奧需要處理開云的一系列問題,比如核心品牌古馳與新任創意總監的磨合,中型體量的巴黎世家、葆蝶家在失去明星設計師后如何平穩過渡,彩妝和配飾業務怎樣驅動增長,等等。
穎通上市
6月26日,香水品牌管理企業穎通控股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今年少數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美妝零售類公司之一。
作為最早一批將愛馬仕、梵克雅寶等國際香氛品牌引入國內的分銷商,目前穎通拿下了數十個高端品牌的運營權,涵蓋香水、護膚、彩妝、家居香氛等品類,在大中華地區擁有超過400個零售點。2023年,穎通總營收約為12.7億港元,其中香水產品貢獻超過90%。
此次上市被視為穎通加速資本化的關鍵動作,但市場反應平平,上市首日便破發,總市值跌至30億港元以下。過去幾年,香水作為“逆勢”品類的紅利期或已見頂,品牌代理商若僅靠渠道數量堆積,將難以支撐長期增長。
安娜·溫圖爾退休
《穿普拉達的女魔頭》原型、現年74歲的《Vogue》全球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計劃退休。
溫圖爾自1988年起擔任《Vogue》美國版主編,2020年起兼任全球主編及康泰納仕集團首席內容官,“主宰”時尚行業超過30年,也主導了時尚雜志的內容決策模式。
隨著社交媒體興起與內容生產碎片化,傳統編輯權力結構逐步弱化。有報道稱,溫圖爾正在參與繼任者遴選過程,關注點落在全球多元市場、數字化建設以及文化感知力上。
此外,康泰納仕近年在組織架構上頻繁調整,旗下多個刊物已合并編輯團隊或推動數字轉型。《GQ》《Allure》等品牌內容團隊重組亦透露出去中心化的跡象。
(圖片來自品牌微博、網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