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潘昱辰 編輯/高莘】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的銷量增長,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正尋求借助這股東風,從歐美和日本競爭對手手中奪取市場份額。
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1日報道,現代汽車歐洲業務新任負責人哈維爾·馬蒂內特(Xavier Martinet)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代起亞對歐洲大陸建設第三家工廠持開放態度,希望復制其在美國的擴張。
馬蒂內特認為,電動汽車時代許多用戶比過去更愿意更換品牌,中國電動汽車的高速增長并不會給現代帶來壓力,反而可能讓現代從中受益。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現代起亞的新車注冊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5%。馬蒂內特表示,如果現代起亞能成功擴大在歐洲的市場份額,該集團將考慮擴大其在捷克和土耳其工廠的生產,“為歐洲設計汽車、在歐洲制造汽車和在歐洲銷售汽車。”
現代Ioniq 9 金融時報
在美國市場,現代起亞已在電動汽車銷售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在2023年和2024年,現代起亞在美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僅次于特斯拉。不過在2025年第一季度,通用汽車超越現代起亞排名第二。
今年3月,現在起亞在美國佐治亞州還完成了一座價值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44.7億元)的電動汽車工廠的建設,年產能高達50萬輛。
馬蒂內特表示,現代起亞在美國是“市場上的開拓者或領先品牌之一”,在歐洲也需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Schmidt Automotiv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現代起亞目前在歐洲的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為8.4%,而大眾汽車集團為28%,寶馬為10%,特斯拉僅為7.9%。
根據現代起亞的規劃,其希望今年在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翻一番。為此,現代起亞將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包括售價不到2.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1萬元)的緊湊型SUV車型Inster,和中大型7座SUV車型Ioniq 9。
雖然現代起亞將中國品牌進軍歐洲視為機遇,但它也承認比亞迪、奇瑞和其他中國品牌的威脅正日益增加。其中,僅比亞迪一家就在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占據了3.1%的份額。
對此馬蒂內特表示,必須將電動汽車提高最好的水平,才能對抗這些“挑戰者”。除美國和歐洲外,現代起亞還將目標瞄準印度、中東和東南亞市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