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名家輩出的中國水彩畫壇,王可大一定是一位繞不過去的水彩大家。尤其是他的東北風情系列寫實作品,用平實的視角反映深刻的主題,令人感動,被觀者譽為“最溫暖的鄉愁”。
王可大水彩畫《十月》110*80cm(漓江畫社藏品)
(“大荒情”王可大水彩作品集入集作品)
七年前,王可大教授在桂林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大荒情——王可大水彩畫作品展》,那是我和他的初遇。記得開幕式當天,展廳人頭攢動,觀者如潮,大家都被那撲面而來的東北風情所吸引。畫作是滿滿的樸實無華的鄉土氣息,濃濃的黑土風韻,傳遞著一種亙古不變的也是震撼人心的偉大主題——鄉愁。
圖為王可大當年下鄉“北大荒”,和知友一起下農田、打山火、軍訓等歷史照片。
我是東北人,在東北出生長大。看到作品中歪歪斜斜的籬笆墻以及籬笆墻下的悠然自得的家禽、還有白雪覆蓋的玉米糧倉、高高掛起的喜慶燈籠、老牛拉著的大板車,冬雪中迎風搖曳的玉米桿,還有節日里走村串戶的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一切仿佛身臨其境,跨越時空在我的眼前靜靜的穿越,穿越血液的脈動,直入人心深處。
王可大在水彩畫創作
觀展時,我便猜測作者一定是東北人,或者一定是有著刻骨銘心的東北經歷。果不其然,他出身于北京藝術世家,在1969年,年僅16歲的他響應號召即奔赴祖國的北疆北大荒,開啟了知青歲月。和戰友們打山火、拉練、種地、軍訓……,即便條件多么艱苦,他也從未放棄手中的畫筆,寫寫畫畫早已刻在他生命的骨髓里,成為他閑暇時光最大的慰籍。
和著名表演藝術家、北大荒知青戰友姜昆重逢于桂林
這樣一去就是漫長的九年。“自古英雄多磨難”,青蔥歲月的苦辣酸甜沒有壓垮他作為知青人的脊梁。曾經的風雨嚴寒,造就了他一生中身處任何逆境都不會缺少的淡定和堅強。這就是我們在王可大身上顯現的難能可貴的人生光輝。
九年的艱苦磨礪,不僅鍛煉了他的意志,也為他的藝術創作積累了珍貴的素材,憑借優異成績,他叩響了美術院校之門,接受正規的藝術教育。學成畢業后南下桂林,受聘于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任教,自此開啟了他藝術教育生涯,培養了眾多優秀學子,可謂桃李芬芳。
圖一:王可大三兄弟在北京舉辦畫展;圖二:參加中日藝術交流
圖三:在北京大學辦展講學;圖四:給學生現場展示創作過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王可大迎來了他藝術生涯的高光時刻,成名作《女人和馬》成功入選全國美展并被中國藝術的最高殿堂——中國美術館榮譽收藏,由此在中國畫壇嶄露頭角。
王可大從來沒有止步于自己的成績。五年一次的全國美展,代表中國美術的最高藝術水準,從第九屆到第十二屆,《冬至》、《瑞雪》、《歌節》、《山路》等一系列作品連續四次先后成功入選。作品《林中》還躋身于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的水彩大展——《中國百年水彩畫展》,先后共有四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
應邀為寫生中國百名畫家走進桂林寫生做公益講座
他的作品,無論四季如何流轉,都滿溢溫暖,那是一縷縷畫家筆下的或者說是流淌在畫作中的陽光,是呈現出人間最珍貴的煙火氣,更是穿越時空的鄉愁。他筆下的家畜家禽,仿佛被賦予靈魂,承載著默默耕耘、不懼惡劣環境的美好品格,仿佛和畫家共同無聲訴說著生活的本真;那些廣西苗壯等各民族農家女形象:身背孩子娃仍為生計勞作,她們外表樸素,卻有著堅毅的眼神,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立雪和王可大教授合影
這些形象傳遞出的情感,同樣觸動觀眾的內心,勾起人們對母親的思念、對童年歡樂時光的回憶。當我們從畫面回到現實,突然意識到時光永遠不能倒流,故鄉永遠只是一種靈魂慰籍的時候,作品已然化作了我們的精神依托,成為流淌在我們心底的孤獨、惆悵和感動。
王可大水彩畫《母子相伴》
110*80cm(漓江畫社藏品)
許多人都在尋找王可大藝術成功的密碼,當然這離不開他藝術世家的基因傳承,離不開始終如一的通過勤奮努力贏得的過硬功夫。而他的知青經歷,無疑是他藝術人生里最厚重的底色。
王可大的創作大部分是出于他人生的這段重要經歷。那是文化干涸卻情感交融的時代,與連隊戰友、父老鄉親相處的點滴,化作藝術創作的養分。他筆下的裊裊炊煙、干草垛、枯萎的玉米稈……無疑是他青春的記憶,寄托了他無限的眷戀。
王可大《冬日》
110*80cm(漓江畫社藏品)
他的創作從來不追求世俗的潮流,他的每一幅作品從來不是為某個參展刻意而作,也不是為哪一個機構或個人收藏而定制。他沒有描繪過三山五岳的磅礴、更沒展現大江大河的洶涌,只專注于用畫筆記錄過往的看似單一的生活,只是對腳下土地的深情熱愛。
王可大出版的部分個人畫集
艱苦歲月成就了其永不止步的拼搏精神,支撐他在屬于他的藝術路上勇敢前行。作品是心靈的傳遞,是個人情感的載體,唯有精神澆灌的藝術作品才能打動人心,從這一點看,他收獲諸多的至高榮譽當為必然。
他的創作態度,也為那些功利性創作的人,給出了關于藝術本真的最好答案——藝術當源于生活、忠于內心,方能傳遞恒久的溫度。
藝典文化創始人吳濤拜訪王可大教授
文/立雪,來源:寫生中國官方平臺)
王可大作品欣賞
王可大水彩畫《農家院》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水彩畫《民族風情系列-鄉間小路》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水彩畫《民族風情系列-趕集》
115*63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水彩畫《青青的草原》
110*8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水彩畫《風平浪靜的清晨》
110*8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水彩畫《民族風情系列-陪伴》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水彩畫《民族風情系列-背負希望》
80*110cm(入展作品)(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水彩畫《民族風情系列-趕圩》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民族風情系列-再出發》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民族風情-晨光》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水彩畫《民族風情-圩日的期待》
110*8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敖包的等待》
80*110cm
王可大《初冬時節》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晨曲》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靜泊》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相依寒冬》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秋日籬笆墻》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共沐陽光》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大板車的回憶》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張燈結彩迎新年》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黑土情》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港灣》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眺》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王可大《出發》
80*110cm(漓江畫社藏品)
畫家簡介
王可大,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漓江畫派常務理事,廣西水彩畫協會理事。
從事油畫、水彩畫創作與教學。作品入選“中國水彩百年畫展”;入選全國第九、十、十一、十二屆美術作品展(全國每五年一屆大展);“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美展”;“上海國際水彩畫雙年展”;全國第五、六、七、八、十屆水彩畫展”;入選深圳水彩雙年展。獲“第十一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中宣部“五月的風美展”金獎;“中國的四季美展”銅獎;“第三屆全國五自治區美展”銀獎;“首屆全國小水彩畫展”優秀獎;六幅油畫入選“全國第六屆新人新作展”;“全國首屆水彩人物畫展”;入選“美麗南方·廣西——中國美術作品展”;入選“首屆南寧國際水彩邀請展”,四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