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陽 來源 | 頂尖廣告
這年來,品牌營銷圈主打一個出其不意。
誰夠獵奇、夠抽象、夠狂野,誰就能在碎片化傳播環境里搶下大眾注意力。
雖說行業早已卷成麻花,但品牌的創意腦洞總能突破想象邊界。
這不,杰士邦就玩起了“美食”跨界,老司機一踩油門,吃貨們徹底坐不住了。
最近,有網友發現安全套品牌杰士邦跨界搞事—— 居然推出了“漢堡”周邊!
從官方釋出的效果圖看,這玩意兒和真漢堡簡直是孿生兄弟:
圖源:杰士邦
面包胚做了烘焙級的松軟質感處理,連芝麻粒都復刻得惟妙惟肖。
圖源:杰士邦
杰士邦還給它取名“雙層杰士堡”,諧音經典的“雙層芝士堡”。
本來挺正常的命名,偏偏和品牌產品聯想在一起,瞬間讓老司機們秒懂其中的污力梗。
先別急著流口水,這可不是能吃的漢堡,而是個漢堡造型包包。
打開面包胚,里面整齊碼著兩盒杰士邦避孕套,所謂“雙層杰士”果然是字面意思的誠不欺我。
圖源:杰士邦
好家伙,杰士邦現在玩跨界都這么直球了嗎?
表面賣堡,實則賣套,這波反差萌直接拉滿。
據品牌介紹,這款新周邊的使用場景堪稱年輕人社交天花板,小情侶互送當情趣禮物,能把男友哄成胚胎;
好友間玩整蠱送禮,開箱瞬間直接解鎖社死現場。
難怪不少網友被這可愛造型萌到,為了這個漢堡包包狂沖周邊,活脫脫現代版“買櫝還珠”現場。
設計上更是把以假亂真玩到極致,漢堡紙+ 漢堡盒的經典包裝組合,配上圓潤俏皮的雙層杰士堡字體,單看外包裝絕對能騙到快餐店常客。
圖源:小紅書網友
最絕的是武漢漢堡節上,杰士邦直接扛著這杰士堡去現場炸街,芝士漢堡和杰士漢堡同臺競技,路人差點以為快餐巨頭出聯名款了。
圖源:杰士邦
社交平臺上的開箱測評更是笑料百出。網友們一本正經地展示漢堡,從包裝紙到盒內的薯條雞腿(其實是紙片印刷),全程還原快餐儀式感,直到掏出避孕套的瞬間集體笑到打鳴。
不得不說,杰士邦這波把漢堡刻進DNA的跨界操作,論狂野還得是你老司機啊!
事實上,把安全套偽裝成食品的操作,杰士邦并非首創玩家。
老對手杜蕾斯早就把這招玩得爐火純青,隔三差五就整出些讓人驚喜又驚嚇的花活。
去年圣誕節,杜蕾斯推出“杜杜奶油蛋糕”系列,金燦燦的蜂窩奶酪造型堪稱食欲詐騙,誰能想到這玩意兒竟是套套包裝盒?
圖源:杜蕾斯
打開奶酪盒跳出兩盒安全套的瞬間,老司機的套路果然永遠防不勝防。
這波操作不僅能當節日禮盒掩飾送套尷尬,還能直接當圣誕擺件,實用與情趣直接拉滿,堪稱“持久又持家”的送禮天花板。
圖源:杜蕾斯
在此之前,杜蕾斯還搞過“杜杜巧克力”。
巧克力方塊呼應套套造型,包裝嚴絲合縫,開箱瞬間全是反差萌,妥妥的節日氛圍制造機。
圖源:杜蕾斯
這種把熟悉食物當容器的創意,既靠反差感拉滿社交貨幣屬性,讓消費者主動在平臺玩梗二創,形成自來水式傳播;
又精準拿捏尺度,只在外觀造型上玩梗,沒真把產品和食物混淆,完全避開“擦邊雷區”。
不過說起跨界尺度,杜蕾斯也曾翻過車。
幾年前419營銷聯名喜茶時,一句「今夜一滴都不許剩」的狂野文案,搭配喜茶回復的「你唇上始終有我的芝士」,性暗示直接拉滿。
但這種話術放在喜茶身上秒變翻車現場,當食品被強行和“性”捆綁,誰還能直視芝士奶蓋?把人都給看yue了。
圖源:杜蕾斯
相比之下,做成食物周邊的玩法顯然安全系數更高,既能玩跨界破次元,又不會讓消費者感到冒犯,這波分寸感屬實被杰士邦和杜蕾斯玩明白了。
值得注意的是,從杰士邦的“漢堡包套盒”到杜蕾斯的“圣誕奶酪禮盒”,這類操作暴露出一個新趨勢 ——
情趣品牌正撕下刻板標簽,以生活化滲透模式沖進大眾視野。
今年初杰士邦在武漢開了全球首家旗艦店,作為兩性健康賽道的頭部玩家,這波線下動作直接賺足眼球。
圖源:小紅書@老k世界觀
店內百余種產品擺得明明白白,安全套占據 C 位組成視覺沖擊墻,旁邊還設了玩具、潤滑劑、情趣內衣等品類的體驗區。
圖源:杰士邦
尤其那些線上難傳播的“敏感貨”,在線下店能讓年輕人直觀感受到品牌服務和兩性健康理念,這波場景化滲透屬實玩明白了。
杜蕾斯也不甘示弱,把本土化整活玩到飛起,上半年在全國多地的戶外廣告直接讓路人紅透臉。
上海場,「旁友幫幫忙,頭盔戴戴好」,滬語十級才能解鎖的老司機暗號,搭配公交車上「杜杜kindly 關照儂」的魔性雙語,把語言梗玩出花。
圖源:小紅書@叫我張叔叔
去年更狠,直接包下游輪在黃浦江上搞移動廣告,這波城市營銷簡直是社牛天花板;
圖源:小紅書@無敵大鐵錘
蘇州場,「從來弗熄火,杜定來噻額」,翻譯過來就是「老司機永不熄火」,性張力直接拉滿;
圖源:小紅書@Haruhiko
廣州場,「無論去邊杜,杜杜都安全」玩諧音梗,既帶有公益屬性,又傳達了品牌調性,還帶有污污的老司機之感,一石三鳥。
圖源:小紅書網友
「今日事,今日杜」一語雙關,告誡人們“開車”要注意安全。
圖源:小紅書網友
最絕的「出嚟威,最緊要戴頭盔」,把粵語精髓和安全暗示焊死在一起;
圖源:小紅書@騎樓下的風
香港場,「戴咗。我真係已經戴咗」,這車速快到讓老司機都想踩剎車。
圖源:小紅書@阿柔曼
這些地鐵公交站的方言車貼,既帶公益屬性又埋污梗,還把品牌做成了城市符號,潛移默化就拿捏了大眾心智。
女性情趣品牌大人糖則另辟蹊徑,把門店開進商場 C 位,通過出雜志、搞快閃等操作,大大方方傳遞正確性觀念,幫女性撕掉“性羞恥”標簽。
圖源:大人糖
可以說,曾經被歸為“私密角落”的情趣用品,如今正借著美食外殼、城市方言、商場快閃等生活化偽裝,堂而皇之地走進年輕人的社交貨幣清單。
這波操作妙就妙在,既制造了強烈的社交貨幣和傳播爆點,又巧妙規避了赤裸的尷尬,讓“性健康”以一種更松弛、更生活化的姿態,擠進了大眾的聊天框和購物車。
品牌們玩的不再是低俗擦邊,而是用反差萌做橋梁,把安全意識、自我認知這些硬核議題,包裝成能在閨蜜群傳閱、在情侶間打趣的輕話題。
這波營銷狂潮卷到最后,卷出的或許正是這份本該有的平常心與自在感。
在這個不再談“性”色變的時代,品牌營銷正借著觀念進步的東風,解鎖更多破次元的可能性。
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更多有趣話題 ,盡在【頂尖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