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權(quán)威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你相信命運嗎?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從一出生就被命運選中,但命運到底是天生注定,還是靠自己爭來的?金正日這一生,給出的答案很明確。
他不是天生的繼承人,也不是最受寵的兒子,可他偏偏成了朝鮮的“第二個太陽”。他做了什么?他是怎么一步步從童年的孤獨少年,變成權(quán)力頂端的那個人的?
開始有權(quán)力意識
1949年9月22日,在平壤醫(yī)院,金正日的母親金正淑去世了,去的時候,金日成不在,只有小小的金正日在。
那一年,金正日才7歲,母親因為難產(chǎn)離世,死前一句話是:“照顧妹妹,聽父親的話,幫父親。”
這不是一句普通的家常話,這是一個將軍母親留下來的命令,對7歲的孩子來說,這句話像刺一樣扎進心里,那一刻,他就知道,他得活得像個大人。
而他面對的現(xiàn)實更殘酷,父親忙,沒來看母親最后一眼。那天晚上,金正日一個人坐在醫(yī)院走廊的長椅上,沒有哭。
幾年后,金日成帶回了一個新女人,金圣愛,原本是金日成辦公室的秘書,現(xiàn)在成了“朝鮮第一夫人”。
金正日那時候正在中國吉林念小學(xué),等他回國,發(fā)現(xiàn)家里多了人,除了繼母外,還多了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
對金正日來說,最難的不是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而是看清一個事實,這個家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家了。
而正是因為有繼母的出現(xiàn),讓他有了“好孩子”沒用的意識,可他為什么會這樣想?
繼母金圣愛有自己的孩子,自然希望他們有前途,金正日不是那種會大吵大鬧的孩子,他選擇的方法是,觀察,然后慢慢地爭取屬于自己的位置。
想讓父親注意到自己
金正日是怎么做的?可以總結(jié)為一點,用“孝順”引起父親的注意。
1959年,金日成訪問蘇聯(lián),身邊帶著金正日,整個代表團的人都記得一個細節(jié),金正日每天攙扶父親上下車,親自跪下給父親穿鞋。
可金正日不是裝,他知道,蘇聯(lián)人看在眼里,干部看在眼里,父親更看在眼里,金日成對此也真的是高興。
也是在這次訪問中,金正日向黃長燁提出想學(xué)哲學(xué),黃長燁問他為什么會突然想學(xué)這個,他的回答是:“父親喜歡哲學(xué),我也想懂。”
這句話讓黃長燁很驚訝,一個17歲的少年,已經(jīng)開始用興趣去投父親所好,更具體來說,黃長燁這才知道金正日有了權(quán)力意識。
金正日進入金日成綜合大學(xué)后,認真學(xué)習(xí),他知道父親也是關(guān)注他的狀態(tài)的,此外,他還會時常參加勞動,更不會搞什么特殊。
在一個紡織廠里參加勞動時,他很是積極,就連肩膀都磨出來泡了也不愿意歇歇,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鍛煉。
有工作人員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金日成,金日成很高興,認為兒子是吃苦耐勞的,不貪圖安逸,是個好孩子。
金正日對自己要求嚴格,除了參加勞動之外,還會參加軍事訓(xùn)練,獲得的榮譽都被登上了報紙,這個時候,他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對電影是有一種天賦存在的,這也在未來幫了他。
走上政壇
1964年,金正日從學(xué)校畢業(yè)了,開始自己的政治生涯,前后擔任了朝鮮勞動黨秘書室,金日成參事室,組織指導(dǎo)部指導(dǎo)員等等,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
70年代初,金日成身體出了問題,頭部長了一個腫瘤,手術(shù)能不能活下來,沒有人知道。這個時候,接班人必須定下來。
金英柱是他最信任的弟弟,也是最早被考慮的繼承人,金正日能理解,但心里還是想要父親看到他的。
金日成策劃了《賣花姑娘》《血海》這些電影,他知道,想得到權(quán)力,不是說我想當接班人那么簡單,而是要讓別人覺得你本來就是接班人。
而這些“別人”,自然也包括他的叔叔金英柱。這些電影做得很成功,金正日也達到了目的,也成功的讓父親注意到了自己。
此外,很快金正日也看到了其他機會。
當時黃長燁在將金日成提出的主題思想進行理論化,如果成了后,領(lǐng)袖將會處于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
對此,金英柱是反對的,沒能參透金日成的真實想法,金正日看出來了,他知道父親沒有明確表態(tài),其實就是在表態(tài),他賭對了。
1974年,主體思想被定為國策,金英柱出局,金正日進了政治局。
事后,他還派黃長燁去勸叔叔:“你就安心搞學(xué)術(shù)吧。”金英柱沒答應(yīng),結(jié)果被安排到偏遠鄉(xiāng)鎮(zhèn),一住就是十幾年。
金正日贏了,他親手把叔叔送出了中央,也把自己送進了權(quán)力核心。不過,前往最高領(lǐng)導(dǎo)人位置的路上,還有其他人存在,不過也沒有翻起什么浪花。
政治斗爭里,親情沒用,金圣愛雖然是“第一夫人”,但她的兩個兒子還小,她也想爭點未來。她試圖推動兒子們上位,可金正日不給機會。她的兩個兒子最后被派到歐洲當大使,遠離了權(quán)力中心。
而那時候的金正日,開始樹立自己的系統(tǒng),自己的班底,自己的規(guī)矩。
“唯一匯報體系”
1982年,金正日借口父親年紀大,說服他休息,把日常事務(wù)交給自己。他說得很溫柔:“爸爸,穿上西裝就不要再操心這些事了。”
金日成聽了開心,答應(yīng)了。從那之后,所有干部必須先向金正日匯報,再由他決定要不要講給金日成聽。
1992年,意大利代表團來訪,金日成很看重結(jié)果,便在辦公室等消息,但沒人敢直接打電話告訴他結(jié)果,怕違背金正日的規(guī)矩。
那個時候,朝鮮的權(quán)力,已經(jīng)是金正日說了算,金正日的規(guī)矩就是,所有事情都要先匯報給他,然后再決定要不要匯報給金日成,而且匯報給金日成的都是好事情。
蘇聯(lián)解體后,朝鮮外交陷入孤立。金日成想邀請教皇訪問朝鮮,搞點國際影響。金正日反對,他問干部:“你知道朝鮮有多少信徒嗎?教皇來了怎么辦?”
但他沒有直接反對父親,而是讓工作小組“拖著”,這群人每天打卡上班,什么都不做。兩個月后,工作小組就自然解散了,他對外界亮明態(tài)度的方式就是如此“溫和”。
1980年,金正日作為接班人身份公開,那一年,他38歲。
從那之后,金正日一步步接管軍隊、情報、外交,建立自己的政權(quán),他贏了。他打倒了叔叔,壓住了繼母,把父親的權(quán)力慢慢接過來。
金正日不是最強的繼承人,但他是最會等的那個,他用一生證明,權(quán)力不是繼承來的,是拿下來的。
信息來源:
君臨朝鮮37年的金正日——2 2011年 12月 19日 19:40 來源:韓聯(lián)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