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558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2025年,南美白對蝦市場遭遇“滑鐵盧”,價格持續走低,各規格塘頭價跌至2022年以來同期最低。主產區價格暴跌幅度遠超預期,上半年低迷態勢貫穿始終,成為近五年最嚴峻的市場挑戰,與2024年行情形成鮮明對比。
回首2024年,蝦價走勢呈現“前高后穩”的態勢。年初,在元旦、春節消費的強力拉動下,20頭規格蝦價格高達32元/斤,30頭、40頭規格蝦也處于相對高位。珠三角地區25頭蝦價甚至曾沖高至37元/斤。然而,進入年中,養殖旺季疊加消費淡季,存塘量不斷增加,需求逐漸下滑,蝦價開始震蕩下行。到了7月,20頭規格蝦價降至24元/斤,30頭、40頭規格蝦同步回落。下半年,供需關系逐漸趨于平衡,蝦價波動幅度減小,整體維持相對穩定。
然而,2025年開年,蝦價卻遭遇重創。1月,珠三角主產區30頭白蝦塘頭價僅為14-16元/斤,與2024年同期相比暴跌13-15元/斤;江蘇如東30頭規格蝦價跌破15元/斤,部分養殖戶急于出蝦,甚至以13元/斤的價格成交,近乎腰斬;廣東臺山17-18頭蝦價低至17.5元/斤,創下歷史新低。春節過后,江蘇地區存蝦告急,鍋爐蝦投苗量減半,4月蝦價反彈至30頭規格30元/斤。
隨著新蝦的陸續上市,行情持續下擺。目前,珠三角地區1.3斤下裝水車塘頭價為13.2元/斤,較2024年同期下跌2元/斤;江蘇鹽城因病害集中出蝦,25頭蝦價低至13元/斤,部分產區價格跌破成本線,養殖戶虧損嚴重。
據行業綜合分析,多重壓力導致了此次行情的雪崩。
一是養殖端產能失控。2024年部分養殖戶因前期盈利盲目擴產,2025年廣西、廣東秋季投苗蝦與江蘇三層膜養殖蝦集中上市,存塘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0%。養殖戶恐慌性拋售,進一步加劇了價格的下跌。
二是終端消費疲軟。元旦、春節消費的拉動作用減弱,進口凍蝦價格與活蝦倒掛(珠三角30頭凍蝦15元/斤),嚴重擠壓了活蝦市場。三是2025年6月主產區爆發病害。養殖戶被迫集中出蝦,疊加小棚蝦與白水塘上市期重疊,全國活蝦存量突破10萬噸,遠超市場消化能力。
從價格軌跡來看,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珠三角25頭蝦價從37元/斤驟降至18元/斤,跌幅超過50%。2-6月雖因節日短暫反彈,卻始終在比較低迷的水平。江蘇如東地區2025年6月30頭規格蝦因病害再跌破13元/斤,較2024年同期下跌28%。
不過,目前市場已現出轉機曙光。當下,江蘇、廣東等地養殖戶主動減少投苗,廣西、福建投苗率同比下降20%,產能過剩問題正在逐步緩解。隨著存塘量隨出蝦進度的回落,供需關系有望得到重構。業內指出,蝦價企穩需要養殖端產能出清,預計下半年存塘量將逐步回落。同時,暑假消費旺季已至,雖然難以完全扭轉高存塘與進口凍蝦競爭的局面,但能為市場注入短期活力,支撐蝦價小幅回暖。養殖戶需合理安排出蝦節奏,避免集中拋售加劇跌勢。
從長期來看,行業加速向規?;⒓s化轉型是大勢所趨。錯峰養殖可以避免上市集中,病害防控升級能夠保障養殖穩定。二者結合有望從源頭優化供需關系。此外,預制菜等新消費場景的拓展,也將為蝦價打開新的回升空間。
掃碼加作者微信暢聊
轉載聲明
本文版權屬于南方農村報 、農財寶典 大國漁業,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張龐業 林琳
編輯:鄭燕云
水產人為“大國漁業”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