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3450點怎么看?也許有人會說這個位置很高了。
但要我說,一點都不高。
這里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上證指數嚴重失真。
表面上看,滬指3450點,距離2021年的3700點只有一步之遙。但仔細一看,并不對。
比如更為核心的滬深300,現在3900點,而2021年最高5800點。
再比如偏新興產業的創業板,現在2100點,而2021年最高可是3500點。
包括紅利高股息,持有銀行比例較少的中證紅利,今年依然還是負收益。
咱們還可以看下行業。
目前為止,食品飲料(包括白酒)、石油石化、煤炭、芯片、家用電器、光伏等新能源、券商、商貿零售和房地產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板塊,年內漲幅都還是負的。
這其實就說明一個問題:
如果說去年9月是A股的轉折點,那么現在頂多也只是牛市的前中期,還遠未到頂部。
有朋友可能會說,A股沒有全面牛市,只有結構性牛市,總有些板塊是下跌的。
這點我完全不認同。
最簡單的,2019~2021年就是全面牛市。
當年最為投資者詬病的是紅利高股息板塊。那年頭,很多人為了解釋紅利高股息板塊的低迷,發明出了銀行賺的是假錢、煤炭是周期股、低估值是價值陷阱、分紅沒有意義等一系列胡言亂語
但說來說去,當年的紅利板塊只是相對漲得少些,而不是沒漲。
事實上,2019、2020和2021年,中證紅利基金的收益率分別為19%、9%、17%。
如果這個漲法都不算牛市,那我也不知道怎樣才算牛市了
只不過,相較于消費、醫藥、新能源和芯片等賽道股動輒2年甚至1年翻倍,紅利的漲幅差些意思罷了。
總之,現在很多板塊壓根還沒啟動,真等到大牛市,各板塊全面啟動,漲幅會是驚人的。
我敢肯定地說,現在輕易離場的人,屆時會把大腿拍斷,會忍不住重新加倉,會高位站崗,會誕生下一場悲劇。
這個市場無論經歷多少次輪回,無論怎么量化怎么AI,有一樣東西是永遠不會變的,那就是人性。
所以,你要是拿著家庭閑錢投資,那就絕不要輕易離場。如果拿著全部身家投資,那才要控制倉位。
當然,到目前為止,市場還沒找到特別硬的大牛市邏輯。
所以現在就是純電風扇行情,找不到頭緒,輪番硬炒。
比如今天就硬抄了一波光伏。
真要看光伏的基本面,屬實很爛。
表面上看,2025年前5個月裝機量暴增74%,非常牛逼。但真實原因是5月后光伏上網電價會市場化,不確定因素較大,所以裝機提前了。
而看中國全年裝機需求,包括全球裝機需求,相較于2024年其實是下降,也是歷史上首次同比下降。而且未來增速也并不會很樂觀。
今天抄光伏還是炒一個供給側改革的預期。也就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后(昨天高層開會),也許會減少市場的過度競爭。
但這事沒那么容易,畢竟當年煤炭供給側改革成功的前提是煤炭行業都是國企,而且煤炭生產有安全要求。而光伏的供給還是很難控制的。
所以這種炒作還是比較虛的。但不管咋說,如同白酒等板塊,光伏的估值已經被打到了歷史最低值,也談不上大的風險。因此資金愛炒就炒吧,總比無腦炒小炒差要強得多。
你要是問我的話,咱通常不會考慮光伏這種板塊。所以你要是僥幸在光伏上賺了點錢或者回了點本,記得撂挑子跑路。
這里面邏輯很簡單,光伏目前并不是一個有門檻的行業。
光伏的招標,目前基本只看價格。別人0.6元1瓦,你0.5元1瓦,那就是你中標。這里面沒啥門檻,純看價格,最后就是集體低價競標。
這點和汽車和白酒等消費股不能比。
買小米汽車的,排10個月也要買,買的就是那個造型和性價比。買華為問界的,買的就是智能化,買的就是華為體系的信任,甚至還帶有無人可替的愛國情懷。
晚上喝酒吃飯,酒往那一擺,就知道規格和層次。很多時候,不是茅臺就不行。
買盲盒手辦的,要的就是泡泡瑪特,別問原因。問就是確實可愛,問就是明星和周圍人都有,我也要有。
哪怕是路邊買瓶水,白牌的沒人敢買,畢竟是喝下肚子的。今麥郎的看著廉價,就是不如農夫山泉。
所以大家還是要買上述相對有門檻的行業。即使短期內遇到了一些波動,但長期看一定會強于沒有門檻的行業。
這里的門檻,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巴菲特所講的護城河。
今天就醬,大家還有問題,歡迎評論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