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低價廝殺埋雷,召回風波下充電寶行業格局迎來大洗牌。
作者 |詹方歌
邢昀
6月中旬,知名電子配件品牌羅馬仕和安克創新先后發布公告,因電芯有起火風險,對部分型號和批次的充電寶進行召回。但召回過程卻遇到了阻礙。因其有起火風險,不少快遞企業拒絕對無外包裝的充電寶進行攬收。
羅馬仕被迫推出了用戶自行處理流程,但是處理過程復雜,門檻過高。安克則選擇寄送防火袋,用戶可以先將充電寶放入防火袋,再召回。同一時間,電商平臺上防火袋產品銷量暴增,甚至有店家的銷量沖上“9000+”。安全焦慮之下,人們開始為自己符合質檢的充電寶也購入防火袋。
6月26日,事件再度升級。民航局發布新規,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一時間,機場開始出現大批被罰沒的充電寶,其中不少充電寶實際符合安全標準。二手平臺上,被罰沒的充電寶和假3C貼紙、印章一起泛濫……
這場充電寶引發的風波還在擴散。
1、成箱堆在機場的充電寶
6月21日,白楊搭乘飛機從上海飛往新疆旅行。
當時,充電寶風波剛剛開始發酵。6月中旬,北京多所高校保衛處下發通知稱,發現20000毫安的羅馬仕牌充電器在充電時,相較其他品牌型號充電器,更容易發生爆炸現象。通知讓師生員工及時排查自己的充電寶是否是該品牌型號,如持有使用,建議立即舍棄。
6月16日,羅馬仕宣布召回問題批次。6月20日,安克創新也宣布召回多個型號和批次的充電寶。
白楊的充電寶既不是羅馬仕,也不是安克,但在6月29日從新疆回程時,還是被攔下了。
在她游覽新疆的8天時間里,民航局發布了緊急通知,不僅問題品牌的問題批次不能過安檢,3C標識不清晰也不能通過。白楊的充電寶因為使用多年,3C標識有磨損而被扣下,即便她給工作人員展示電商平臺商品詳情頁的多項檢測也無濟于事。
小堡遇到的情況則更為復雜,她所使用的充電寶是安克的召回型號,但并非召回批次,仍舊被扣下。按照機場工作人員的說法,“羅馬仕分批次,安克只分型號,不分批次,全部扣下。”下飛機后,小堡第一時間聯系安克京東客服,客服表示,他們只能退款或召回固定批次,皮球踢了三次,才終于退款。
緊急通知發布后,機場開始出現成箱的罰沒充電寶。雖然不少機場同時給了乘客寄存和付費郵寄的選項。但按照小堡的說法,充電寶的排查讓機場安檢流程變得更復雜也更慢,無論寄存還是付費郵寄,都需要乘客退出安檢排隊通道,處理好充電寶再重新排隊,鮮少有人愿意冒著誤機的風險這樣做,大部分寧愿丟棄。
很快,人們發現,這些被扣下的充電寶開始在二手平臺上流通。一些鏈接直接注明著充電寶來自機場罰沒,另一些則用“懂的都懂”作為引導話術售賣。價格在單個18到30元不等,批發價格更低。
此前,《界面新聞》報道中援引一位個人充電寶賣家表述稱,“貨源就是機場”,“充電寶經常成噸出售,甚至大量批發至非洲、馬來西亞等地區。”
2、只認3C標志?
空中飛行中,機艙內的壓力和溫度變動比常規情況更大,從而增加充電寶鋰電池失控風險,使得充電寶過熱起火概率增加。為了保障航空旅客的安全迅速制定新規,這本是民航局負責任的表現。
但“只認3C標志”是不是充電寶事件合理的解法,或許還有待商榷。
作為從事認證行業多年的從業者,白楊認為,將充電寶能否帶上飛機的甄別工作全部壓在一線安檢人員身上是不合理的。一線安檢人員不具備專業資質,很難迅速用肉眼識別出3C標志的真假。
一般來說,3C認證的流程是廠家先找到受到國家認證的第三方機構,來自三方機構的工程師有兩種認證方式:當場做測試,或把產品拿到實驗室環境中做測試。測試通過后,由三方機構發給廠家認證證書。而廠家需要在生產過程中自行選擇如何將3C標志呈現在產品表面。根據《北京日報》對于質檢領域專家的采訪,貼紙和刻印形式的3C標志都存在。
也就是說,機場方面唯一采信的標識,其實來自廠家的印刷或貼紙,而非三方檢測機構。這也就滋生了兩個方面的隱患。
一是生產端,3C認證過程需要廠家付費,有從業人員告訴《豹變》,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成本大概是幾萬元。雖然對于大品牌來說,偽造3C標志的違法成本很高。但售賣和追責渠道都不明晰的小品牌和小工廠,甚至售賣二手充電寶的個人賣家都有造假的動機:機場的規定倒逼消費者只認3C標志,有標志,就賣得出去,能夠獲利。
二是消費端,消費者同樣有造假動機。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8月,我國正式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實施3C認證管理。但充電寶必須獲得3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才能公開售賣的規定是2024年8月1日才執行,到目前為止僅執行了不到一年。
也就是說,在那之前購買的充電寶,無論是否通過了更高級別的質檢、無論價格如何,都存在沒有3C標志的可能性。《財經天下WEEKLY》就曾報道稱,有旅客不得不在安檢過程中放棄自己花1000元購買的充電寶。
事實上,二手平臺目前已經出現了不少販賣3C標志、定制3C印章的情況,且價格相當低廉,上千張3C貼紙只需要幾元錢,定制3C印章和快干印油甚至花不了100元。
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造假行為面前,一線安檢人員面臨巨大壓力,因此有極大的概率出現篩查過于嚴苛,甚至即便有3C標志、不在“黑名單”上的充電寶也無法通過安檢的情況。疊加機場工作人員違規販賣二手充電寶的利益誘惑,社交平臺上,“新購入有3C標志的充電寶也無法通過安檢”的情況層出不窮。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因為質量問題被召回的充電寶機身本來就有3C標識。在這種情況下,仍舊以3C標識作為安檢人員的唯一檢驗標準,難以服眾。
無論安克創新還是羅馬仕,其產品都是先獲得了3C機構認證,流向市場,出事后3C認證才被暫停并召回產品的。以羅馬仕為例,其公告顯示,被召回的充電寶生產日期集中在2023年6月到2024年7月之間。而根據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官網和天眼查信息,其3C證書被暫停的時間則是在2025年6月14日。
或許在將3C標志作為唯一權威、可信的標準之前,更重要的問題是,這些問題產品是如何通過3C檢測并流向市場的?
3、充電寶的問題出在哪?
事出后,安克創新方面在經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審批通過的主動召回的公告中稱,在最近的質量安全檢查中,公司發現某供應商部分批次的行業通用電芯,存在未經批準的原材料變更。
可能導致極少數產品在長期循環使用后隔膜絕緣失效,進而引發過熱甚至燃燒的安全隱患。而在微信端對消費者的召回公告中,其進一步表示,電芯來料為“行業通用”。
后續有媒體報道稱,羅馬仕、安克創新等召回充電寶的電芯均來自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獲得的多個3C認證證書顯示“暫停”或“撤銷”狀態,證書變更時間為2025年6月10日。
此前,《差評X.PIN》曾報道,安普瑞斯曾把2個批次的電芯,外包給某代工廠生產。代工廠未按規范替換電池正負極隔膜的原材料,導致電池正負極隔膜存在失效風險,最終導致移動電源存在熱失控風險。但到目前為止,監管部門還未公布該事件的調查結果。
無獨有偶,2019年,羅馬仕也曾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其產品的問題同樣出在電芯上——該產品所使用的電芯在組裝過程中蓋帽極耳對卷芯產生干涉,部分產品未進行老化測試,極端情況下可能發生過熱燃燒風險。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豹變》,目前,充電寶廠商處在低價競爭中,而羅馬仕一直以來是以低價席卷市場。
鋰電池的造價本就相對較高,不少電池行業內專家表示,即便電芯容量相同,其價格和質量差距仍舊巨大,當充電寶價格不斷下調,廠商就會在電芯和電路保護的質量等方面做文章。
市場化的競爭中,商家的經營核心仍舊是獲利。因此,建立高效可信的監督機制也是產品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
公開資料顯示,2025年5月,有關充電寶的質量認證有收緊趨勢。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布通知,對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認證實施程序進行調整,自2025年5月6日(含)起認證模式統一調整為“型式試驗+初始工廠檢查+獲證后監督”。型式試驗樣品,由原來“企業送樣”調整為從“生產現場抽樣”。這樣的改變大大加強了產品抽樣隨機性,縮小了企業針對抽樣造假的運作空間。
問題電芯的根源,暴露了充電寶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失序與低價競爭下對核心部件質量的妥協。這場召回風波之下,行業洗牌也愈演愈烈,而安全成本也迎來最終買單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