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021年嶗山與兩地相繼結對,建立了東西部協作關系,嶗山區立足資源優勢,不斷優化協作方式,拓寬幫扶領域,以產業造血、消費聯通、技術賦能三大引擎,書寫了東西部協作的“共富密碼”。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鞏昌鎮素有“隴西菜籃子” 之美譽,前期因為產業鏈條不完整,這里存在種菜易、菜難賣、價不高的難題。嶗山隴西結對后,以河那坡村為支點,依托1992萬元協作資金,不斷完善基本公共基礎設施,優化布局育強特色產業,引進了"隴之味"漿水生產線,實現"基地種菜-鎮域加工-全國銷售"的閉環,與158戶菜農簽訂保底訂單,帶動5000畝蔬菜標準化種植,推動當地特產芹菜變漿水、農品變商品,年產值逼近億元大關,該地也實現了從"汗水經濟"到"產業經濟",從"小芹菜"到"致富菜"的蛻變。
隴西因其獨特的自然稟賦,盛產黃芪、黨參、百合等各類道地藥材以及農特產品,其品質優良,但是卻因市場渠道不暢、技術不足,造成初級農產品難出隴的問題,困擾當地多年。
為解決這一問題,嶗山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引導本土企業西進,補齊當地生產技術和市場缺口,推動隴藥和農特產品實現深加工,激活“優質隴品”價值鏈。另外,在青島當地也建立多個銷售點,提升品牌知名度。
而在距離隴西不足150公里的隴南市禮縣,嶗山則將先進的農業“種子芯片”植入了禮縣廣袤的土地,嶗山時創科技投資750余萬元與當地共同建設了高效農業產業化項目,現在,種植的高品質曉金瓜已進入成熟期,當黃土高原遇上數字農業技術,昔日的低產農用地如今變身 成348個"數字農業樣板間",一場種植革命正在禮縣上演。
協作機制激活富民"乘數效應",現如今,該項目每畝藍莓帶動2人就業,每畝西瓜吸納1人務工,年支付勞動報酬200萬元,較傳統耕作增收3倍;而通過"示范棚+訂單制"雙驅動,未來五年將擴散種植 4-5萬畝藍莓西瓜,帶動農民年增收過億元。嶗山種苗在隴南已結出"致富果",東西協作的深意已然彰顯。
當地農民正在逐漸轉型成為"產業工人",用技能捧牢金飯碗,這條從農業示范園到億元產業的進階之路,正是東西部協作"智富經"的生動注腳。下一步,嶗山區將積極推進產業深度融合、市場精準對接、人才聯合共育,以 “裂變式協作” 深化東西部協作實踐,嶗山正與禮縣、隴西山海同頻、雙向奔赴,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共富新章!
來源:嶗山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