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實習生 鄧敏
7月2日,成都至北京“夕發朝至”動臥列車開行,首班D966次列車于當晚7點28分從成都東站發車,駕駛這趟列車的是成都機務段動車組司機羅茂。從成都到北京全程11個多小時,都是他一個人開嗎?駕駛動臥的操作方式與普通動車有什么不同?夜晚開行動車又要注意什么?首發當天,羅茂解答了記者的疑惑。
首發司機羅茂
從成都東到北京豐臺,D966次列車全程要開行11小時19分,這么長時間,都由一名司機駕駛嗎?答案當然是:NO!羅茂告訴記者,這趟車將由多名司機分段駕駛,作為成都機務段的司機,他只負責開行成都局境內的路線,也就是開到廣元,全程不到2個小時。如此一來,也就不存在長時間疲勞駕駛的問題。
不過,相比于白天,司機夜晚駕駛動車容易受到燈光等影響,更需要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值乘之前,司機需要在行車公寓臥床休息2小時以上,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走進駕駛室。
首發司機羅茂
羅茂2019年成為動車司機,駕齡已有6年,平時跑的是西成和川青線。因此,駕駛這列動臥沿著西成高鐵開到廣元,線路上他是絕對熟悉的。于他而言,挑戰來自全新的車型。
“我是第一次開CRH1E型動車組。”他說。為了開好這趟車,成都機務段選拔了13名業務能力較強的司機,提前一個多月開始理論+實操的培訓。動臥列車試運營期間,羅茂也多次上車實操,反復調整操作模式以找到最適合動臥的開行方式。
“司機的一些操作,旅客坐著可能感覺不到,躺在鋪位上感覺卻很明顯,這就對車輛開行的平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羅茂說。
以動車起步為例,如果駕駛普通動車組列車,司機會采用恒速模式,牽引力瞬時變大,旅客會有明顯的頓挫感。開行這趟動臥列車時,司機則會采用時級位模式。通過前期實踐、調整,他們最終把級位定在兩級,這樣既有足夠的牽引力讓車輛啟動,旅客也不會有明顯的頓挫感,乘車體驗也就更高。這樣的調整,貫穿于整個駕駛過程中。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成都機務段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