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陳新才
“今早三個多鐘頭,采了26斤半,賣了150塊!”7月2日上午9時許,湖北十堰市鄖陽區白桑關鎮李家河村70歲的朱幫啟,挎著裝滿野生牛肝菌的竹籃從山林里走進君康山珍公司收購點樂呵呵數著鈔票。這一幕,成為鄖陽區政協“發展林下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觀摩協商會上最鮮活的案例。
當天,鄖陽區政協委員、市場主體代表、鄉鎮分管領導與區直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走進君康山珍公司的野生菌交易加工車間和千畝保育基地,深入白桑關鎮高廟、猴猿溝等村,實地觀摩林下中藥材和食用菌發展情況。在郁郁蔥蔥的林間,一場圍繞如何將生態資源轉化為富民產業的協商熱烈展開。
“這不就是金山銀山嘛!”目睹李朝英的收獲,南華塘鎮玉皇山村書記周義云的由衷贊嘆,道出了現場鄉鎮分管領導的心聲與急盼:“我們那林子里寶貝也不少,可老百姓分不清哪些能吃、哪些有毒,咋辦?守著金山不會用??!”
如何將漫山遍野的“綠”點化成群眾腰包里的“金”?區農業農村局長焦貴龍點明方向:“優勢在哪?發力點在哪?野生菌就是鄖陽打造綠色農產品輸出地最稀缺的‘金名片’!關鍵在科學撫育,擦亮‘華中野生菌之鄉’招牌?!卑咨jP鎮長程蕾現場分享“點綠”實踐:創新“林+菌”、“林+藥”、“林+菇”模式,發展萬畝林下基地,構建種植加工銷售全鏈,去年產值破億,帶動500余戶農戶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委員們的“掘金策”務實涌來。王賢林委員聚焦基礎與機制:“水電路配套是關鍵,要建好‘公司(商販)+集體+農戶’利益鏈,探索‘撫育+采摘+鮮品+凍干’多元增值路。”針對識別難題,委員們開出“科普方”:“必須大力普及科學識別采摘知識,讓群眾采得安心、賣得放心?!比绾位菁案嗔羰剜l親?委員們建議整合資源:“用好林業撫育、農業產業和鄉村振興銜接資金,辦好示范點,引導群眾家門口‘林下掘金’。”委員們不忘生態警醒:“健康產業要算長遠賬,嚴守生態紅線,防止水土流失。”
帶隊的鄖陽區政協副主席李濤現場亮招:“好辦!馬上建溝通群。哪個鄉鎮有意愿,協調專業力量資源普查、跟蹤服務,重點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產業‘領頭雁’!”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