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人員該怎么吃飯還在熱議時,重慶市榮昌區區委書記高洪波主動做了一個高調的回應:近日,這位書記自掏腰包“帶頭下館子”的視頻走紅網絡。他的個人社交賬號還曬出點菜單,兩桌餐費共1100元,由他自己支付,并配文“帶頭消費、帶動消費、帶領消費”。
實際上,這位于2022年7月上任的書記,已經不止一次選擇這樣“高調做事”:此前他曾在一次會議上號召區內干部帶頭消費,而“甲亢哥”中國行中走紅的“鹵鵝哥”林江帶火榮昌鹵鵝背后,也有他的保駕護航。
不妨跳出公務員到底該如何吃喝這一問題,進一步觀察高書記的走紅。在輿論的“放大器”效應愈發顯著的今天,不少官員因為擔心可能有的審視、解讀,本著“多說多錯、不說不錯”的心態,往往會規避在爭議最大的時間點公開表態。在高洪波表態后,同樣有不少人隨之提出質疑:一個區委書記,就算帶頭消費,又能撬動多少?是否是在為自己作秀,積攢政治資本?
主動把自己暴露在這樣的疑慮中,是有風險的,一定程度上,正因為可能有所損失,反而讓高書記的表態更顯得擲地有聲,也更能顯現他所要傳達的鼓勵企業家、維護營商環境的決心。
看之前能出圈的網紅官員,也頗有共性:大體上,他們都展露出深入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解憂辦事的形象。譬如此前文旅熱中,一批躬身入局的文旅局官員,將流量熱度嫁接至產業提升、服務優化的鏈條中,體現的是線上影響轉化為治理實效的能力。
我想,選擇支持、夸贊高書記此舉的公眾,恐怕也是出于類似的邏輯。他們展現的實質上是一種樸素的期待:希望官員勇于擔責,不畏懼做判斷,不恐懼鏡頭審視,積極與民眾溝通,關切社會經濟生活。
當然,并不是說只有把自己高調地暴露在鏡頭前,才能算是為百姓做了實事。不同官員理念不同、行事作風不同,公共表達的意愿不同,是件平常的事,只要是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事,無論哪種風格都值得尊重。不過,我們要警惕和防止的是,有的干部實為“躺平”卻故作“低調”,遇事“擺手”、擔責“縮手”、難題“甩手”。這樣一來,他們無需擔心被批“作秀”,卻因此“不做不錯”。這種態度,本質上是一種隱蔽的理想信念滑坡與責任意識缺失。這樣的“低調”干部,恐怕比有意愿、有能力讓自己站在臺前的干部更值得追問和批評吧。
說到底,網紅官員的意義不在于占據多少個熱搜話題,而在于能否借助流量聲勢,讓每一次走訪、調研、發聲真正助推經濟發展、營商環境改善和民生福祉提升,在于能否把工作價值切實輻射到田頭廠礦和市場,以及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流量終會退潮,真正能沉淀在群眾心中的,始終是為民務實的清晰足印。
原標題:《讀懂熱議區委書記帶頭請吃飯背后的期待丨上觀時評》
欄目主編:簡工博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林子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