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枚紀念獎章,見證了他的戎馬一生
文·圖‖王金萍
父親離開我們已經三十多年了。時光如白駒過隙,往事依舊歷歷在目,他的身影和笑聲常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父親是一位新中國的軍人,解放前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歷經風雨戰斗,親歷了新中國的誕生。他的一生,充滿了鮮血與榮光,他的故事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里。
父親曾經歷過無數戰斗,六枚革命紀念獎章是他這段戎馬生涯的真實見證。這些獎章不僅是他一生的榮耀,也是他為國家、為人民所作出的貢獻的象征。在父親健在時,他常常提醒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為此獻出了他們的鮮血和生命。做人要懂得感恩,永遠不能忘本……”
每當我看到這些紀念章,父親那平凡卻偉大的身影總會浮現在我眼前,腦海中回響起他走過的崢嶸歲月,他在那片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如何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
父親名叫王長法,是一名中共黨員,1928年11月出生在河南省禹縣的書院后街(現禹州市)。他從解放前夕就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并屢次立下戰功。新中國成立后,父親復員轉業,回到地方工作。
他生于貧苦之家,1942年,河南大饑荒吞噬了他的父母,家破人亡。他的大姐被迫成為童養媳,二姐被拐賣至山西,失去音信。剩下的兄弟三人無人照料,饑餓和寒冷讓他們在生死邊緣掙扎求生。
1947年12月,家鄉禹縣解放,父親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了二野九縱二十七旅一三四團三營九連的一名普通戰士。他在部隊擔任過通訊員、班長等職務,隨解放軍部隊南征北戰,參與了多場戰斗。
1948年4月,父親隨部隊參加了淮海戰役,并在這場戰斗中火線入黨,十月成為了正式黨員。作戰期間,父親表現勇敢,憑此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枚紀念獎章——中國人民解放軍淮海戰役勝利紀念章。戰斗過后,父親跟隨解放大軍南下,參與了渡江戰役。此戰中,他因作戰英勇兩次立下二等功,并獲得嘉獎(1949年4月21日,華東軍區特別為渡江戰役勝利頒發紀念章)。每當看到這枚紀念章,父親那段戰斗歲月的影像便浮現在我眼前,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詩句也隨之響起,讓我更加懷念父親,感慨當年革命先輩的巨大犧牲與偉大貢獻。
1949年11月,父親參與了西南戰役,解放了四川、云南、貴州和西康四省。為了紀念這次勝利,西南軍區為參與戰斗的解放軍和支前民工制作并頒發了西南戰役勝利紀念章,這成為父親獲得的第三枚紀念章。
1950年,父親繼續參與解放西南的戰斗,同年,他因傷重在貴州野戰醫院住院了整整一年多。1951年,父親回到河南洛陽白馬寺榮校療養,并在那里刻苦學習,榮獲了模范一次。1953年,父親又轉入新鄉的革命殘廢軍人學校和財會干校深造。通過努力,他不僅學會了書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還掌握了雙手打算盤的技能。
1954年2月,全國人民慰問解放軍代表團時,向父親贈送了紀念章,這也是父親獲得的第五枚紀念章。1955年,河南省為了表彰剿匪勝利,特制紀念章并頒發給參與剿匪的解放軍指戰員,父親也榮獲了這枚紀念章。
1956年,父親復員回到家鄉禹縣工作,直到1965年因健康原因調至禹縣商業局,直到1980年才正式退休。1983年,依據相關文件,父親由退休改為離休。1991年12月19日,父親因病去世。
父親一生經歷了數不清的戰斗,獲得了六枚紀念獎章。這些獎章不僅是父親一生辛勤與犧牲的見證,它們承載了父親的革命精神、時代變遷和不朽的歷史。它們是家族珍貴的精神財富,凝聚了父親的無畏和勇敢,成了我們永遠的紀念。
父親的教誨始終銘記在我們心中。他為人樸實,待人誠懇,工作認真,始終堅持正直與努力。他曾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他的影響下,兄弟姐妹們都努力工作,并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我們家,已經有14名黨員,是一個優秀的黨員之家。父親的去世,雖然讓我們感到無比痛心,但親情的紐帶依然牢固。父親,您在另一個世界一定過得安好,您可以安心地含笑九泉。您的子女一直以您為榮,您所獲得的六枚紀念章,至今被我們珍藏,它們熠熠生輝,永遠不會褪色。您的革命精神和故事,將一代代傳承下去,永遠發揚光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