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男子怒江邊釣起十多條"吸盤魚"的視頻火了。這種學名石爬鮡的淡水魚,在四川叫石巴子,云南稱爬爬魚,各地叫法五花八門。
湍急江水中釣起的這些小家伙,看著不起眼。可別小瞧它們,市場上能賣到上千元一斤!這價格比野生大黃魚還金貴。
為啥這么貴?這魚專挑激流里的石頭縫住。腹部自帶吸盤,能牢牢貼在石頭上。
想抓它得搬開石頭,難度堪比水中尋寶。
肉質確實不一般。
吃過的人說像甲魚裙邊般細嫩,鮮味直沖腦門。云南老鄉說得實在:"金沙江里的,味道板扎得很!
"但爭議來了。四川網友吵翻了天,有人說這是"最差勁的魚",馬上被懟:"你怕是沒吃過真正的甩鍋魚!
"青尾鲴魚表示很受傷。
更讓人揪心的是捕撈方式。視頻里混濁的怒江水嘩嘩流,三個釣友站在急流邊。遼寧網友急得喊:"小心刺傷!
"雖然這魚其實沒毒刺。價格炒得這么高,野生的還能撐多久?現在貴州、四川都在搶購魚苗,一尾能賣到五塊錢。
人工養殖成了香餑餑。可養殖難度不小。這魚離了激流活不成,運輸途中死一半算正常。
大酒店收鮮貨,光運費就能再加兩百塊。
最要命的是棲息地萎縮。山溪斷流、水質變差,野生種群一年比一年少。
有老釣友嘆氣:"現在能釣到半斤,簡直是祖墳冒青煙。
"價格瘋漲背后是生態警報。就像云南老鄉說的:"現在有市無貨,后人怕是連魚影子都見不著咯。"您那管這種魚叫啥?
見過它在菜市場賣多少錢?歡迎嘮嘮。
不過切記,野釣要注意安全,保護生態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