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開始,日頭要毒得能曬化地皮了。天氣預報說,未來一周全國大片地兒要被38℃以上高溫燜蒸。平原上的玉米稈正拔節,葉子曬卷了可咋灌漿?
山區果園里,掛滿枝頭的蘋果、梨子,皮薄的快被曬出斑了。湖區魚塘的水像溫湯,魚群直往增氧機底下鉆,缺氧翻塘風險瞅著就揪心。
最讓人急的是,好些老鄉還守著“農活不等人”的老理兒,晌午頭還在地里悶頭干。前兒個聽說鄰村張伯,頂著日頭給棉花打杈,當場暈在壟溝里,多虧老伴發現得早。醫生說,體溫超過39℃還硬扛,肝腎就跟擱在熱鍋里煎似的,要命不說,落下病根兒更耽誤秋耕。
可老一輩總念叨“省電費”“搶農時”,覺得開空調費錢,中午歇工浪費時間。您算算賬:萬一熱出個好歹,住院費夠買多少臺空調?秋糧減產損失多大?
不同地里的活計,得按高溫脾氣來調整。
種玉米的老鄉注意: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再進地,別盯著大日頭掰黃葉。澆水別趕中午,土溫跟水溫差太大,玉米根受刺激得“感冒”。
果園里摘果、套袋的活兒,咱分早晚兩撥干,樹陰底下也得勤歇著,帶足淡鹽水。
打藥更要記牢:高溫天農藥揮發快,戴嚴實口罩,別讓藥水順著汗珠子滲進皮膚。湖區養魚的,這幾天得把增氧機全開足,后半夜也要盯著,魚浮頭可不是小事。撈水草、清塘淤泥的活,交給涼快時候干,人別跟著魚一起遭罪。
有些老輩傳下來的土法子挺管用,比如地頭搭涼棚、草帽里塞藿香葉。但咱也得聽科學勸:防曬袖套、透氣草帽不能少,別信“曬曬太陽殺殺菌”的糊涂話。家里有老人種地的,子女得多打電話叮囑:別學城里省電費那套,地里該歇就歇。
村支書也該用大喇叭多喊:村委會活動室全天開空調,晌午頭都來歇晌,別硬扛。您問要是趕上搶收咋辦?
咱聯合鄰村換班干,人歇機器不歇,輪著進地總比中暑強。現在最該做的:趕緊把地頭的遮陽棚搭起來,檢查水泵水管有沒有曬裂的地方。農藥、藿香正氣水、十滴水,都提前備在工具房,別等要用了抓瞎。
再忙也要看天氣預報,手機訂個高溫預警提醒,比老輩看云識天更準當。我個人覺得,種地是細水長流的營生,保住身子骨,才能守住收成。
您想想:去年前街李叔中暑躺了半個月,他家稻田雜草瘋長,秋收少打多少糧?省下的電費換不來豐收,護住身子骨才是種地的本錢。記住嘍:高溫天里,人比莊稼金貴,命比電費重要。
現在就行動:把這篇轉給村里種地的鄉親,咱一起商量著躲過熱老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