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周天老爺要放大招了。
西太平洋的暖高壓大幅北抬西伸,管著天氣的走向呢。
這一抬一伸,三件大事要來了:高溫、暴雨、臺風。先說高溫,后天起中東部要熱瘋了。
蘇皖北部、江浙滬一帶,大日頭烤得地皮冒煙,40℃以上高溫要鋪開。
莊稼人得給地里的玉米、大豆、棉花想辦法。玉米葉子曬卷邊可不行,早晚澆點水,別在正午澆,傷根。菜園里的辣椒、茄子、豆角,搭個遮陽網,或者種點高稈作物擋擋光。
再說暴雨,副高北邊和西邊要下透雨。京津冀從后天凌晨開始,接連3天大到暴雨,石家莊、天津有暴雨大暴雨。
華北平原的玉米剛拔節,地里別積水,提前挖好排水溝。東北的黑土地接下來雨水也多,大豆、水稻田要防澇,壟間清一清,別讓水漚根。
西南的云桂川,山地多,警惕山洪和泥石流,坡地作物周邊修點擋水土埂。然后是臺風,西北太平洋雙臺風胚胎在攢勁呢。
尤其是98W,可能長成17級超強臺風,7月7 - 8日靠近東海。沿海的江浙滬、山東半島,大棚架子用鐵絲多綁幾道,屋頂瓦片檢查加固。
漁船別往遠海跑,養殖戶把魚塘圍網扎牢,別讓風浪沖跑了魚蝦。
老一輩看云識天氣的經驗還是有用,比如早上烏云壓頂,大概率要下雨。但現在有天氣預報,咱得把土辦法和科學結合起來。比如預報有霜凍,以前蓋稻草,現在可以再加蓋一層塑料膜,保溫效果更好。
不同地方的莊稼不一樣,應對法子也得變。山區種果樹的,臺風來了別在樹下躲,找結實的房子避一避。
平原種大田作物的,暴雨后趕緊看看苗情,歪了的玉米輕輕扶一扶,別硬掰。
有人可能犯愁,這么多天氣一起來,從哪下手?
記住,先防急的,再顧緩的。臺風來得快,先加固棚架、搶收成熟作物。高溫是持久戰,每天早晚多去地里轉轉,看看作物啥狀態。
暴雨前把溝渠清干凈,下完雨趕緊排澇,別讓苗泡水里。
我個人覺得,現在的天氣預報越來越準,但咱自己也得上心。沒事多瞅瞅天,手機里的天氣預警別關,關鍵時候能搶出不少時間。還有個事得提醒,不同作物耐旱耐澇不一樣。
比如棉花稍微耐旱點,但也不能旱過頭;水稻喜水,但也怕積水太深。這些都得根據自家種的東西,靈活調整法子。
現在地里正是長苗的時候,多費點勁,秋天就能多收點。可能有人想問,臺風路徑到底咋走?
會不會改方向?這得緊盯最近的天氣預報,天老爺的脾氣,咱得實時盯著。
最后說點實在的,現在該做三件事:第一,檢查自家農田排水系統,堵的地方趕緊通開;第二,把大棚、禽舍、魚塘的加固材料準備好,別等下雨了才找;第三,每天花十分鐘看看權威天氣預警,心里有譜才能不慌。莊稼人的日子,就是跟著天老爺的臉色,早打算才能少遭罪。記牢了,提前動手護田,比事后補救強百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