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海軍出動了雙航母編隊,突破第二島鏈在廣袤的西太平洋海域,進行了大規模貼近實戰條件下的預警、空中偵察、反艦打擊、防空反導等“紅藍”對抗演習。
此舉,反映了中國海軍的作戰范圍、戰備狀態和海上綜合作戰能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引發了外軍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派出艦機緊盯著中國海軍雙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上的一舉一動。
據近日央視新聞公開披露的消息,外軍曾經多次派出了艦載機,前來“紅藍”對抗演習所在海域,進行近距離跟蹤和監視,試圖窺探中國海軍進行對抗演習的相關情報。
中國海軍編隊全程保持高度戒備,多次起飛了彈射/滑躍兩相宜殲-15T戰斗機和殲-15“飛鯊”戰斗機,對外軍艦載機進行了警告和驅離,專業穩妥處置應對。
據日本防衛省官網發布的消息,日本海上自衛隊觀察到“遼寧”號和“山東”號這兩艘航母,在西太平洋演習期間,艦載機的起降作業達到了1050架次。
其中,“遼寧”號航母有兩天時間,艦載機起降作業每天達到了90架次,與海外戰爭時期“尼米茲”級航母“羅斯?!碧柕娜站鸾蹬炤d機96.5架次的數據非常接近。
考慮到“尼米茲”級是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艦載機采用蒸汽彈射技術,而“遼寧”艦6萬噸級的常規動力航母,艦載機采用滑躍起飛技術,意味著中國海軍現役常規航母的制空作戰和對海打擊的性能已經不容小覷。
目前,中國海軍雙航母編隊完成了在西太平洋海域的年度例行性且“不針對第三方”的演習,“遼寧”號航母編隊安全返回地處青島的母港。
“山東”號航母,在055型萬噸大驅106“延安”艦、052D型驅逐艦165“湛江”艦和054A型護衛艦571“運城”艦的伴航下,7月3日至7日將訪問香港。
在“山東”號航母等訪港期間,將組織系列開放參觀和文化交流活動,幸運的市民就有機會登上航空母艦、萬噸大驅、防空驅逐艦和導彈護衛艦參觀。
本次中國海軍組織雙航母編隊,在第二島鏈外的西太平洋海軍,舉行貼近實戰的“紅藍”對抗演習,驗證了多兵種聯合部隊訓練的有效性。引發外軍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將其視為中國海軍強勢崛起的一個重要標志。
這是自冷戰結束以來,中國海軍首次向西太平洋海域大規模成體系地投送作戰裝備和兵力,體現出強大的反介入/區域作戰能力,凸顯了中國海軍在更廣泛的軍事戰略中不斷擴大的作用。
中國海軍雙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的演習,表明中國海軍對航母編隊(也稱航母打擊群)的運用更加成熟,航母編隊的體系作戰能力通過貼近實戰的“紅藍”對抗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有助于解放軍進一步完善戰術戰法,有利于更好地應對海上突發事件以及執行遠海防衛作戰任務。
雙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的演習,雖然為常規和防御性質,但部署的規模和結構,卻足以撼動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格局。對全球地緣政治博弈的影響力非常大,提升了中國作為大國的國際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