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保集團確立“大康養”“人工智能+”和“國際化”三大戰略主軸。
文/每日財報 栗佳
6月27日,太保壽險官網更新的班子名單顯示,王光劍已卸任太保壽險常務副總經理、合規負責人、首席風險官等多重身份。
關于王光劍的卸任,市場上此前便已有預期。因為作為深耕太保壽險27年的資深老將,目前王光劍已滿60歲,系功成身退。如今接力挑起擔子的正是集團資深實力派副總審計師陳英杰,暫時出任太保壽險臨時首席合規官、臨時首席風險官;同時晉升周建剛為太保壽險總經理助理。
事實上,自2025年以來,中國太保上到集團下到子公司的董事、核心高管人員均發生了重大變動。比如,集團有兩名董事辭任,內部提拔兩名總經理助理;太保產險董事長、總經理齊換;太保壽險總精算師、總經理助理均更換等。
結合近年圍繞金融保險工作的再定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穩步推進,及2025年一系列新規的接連出臺,作為在我國保險行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地位的綜合性保險集團,中國太保高管人事陸續換防無疑備受市場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系列人事調整正值中國太保全面推進"三大戰略"(大康養、"人工智能+"和國際化)的關鍵時期。俱為當前國內保險市場的絕對主力,從規模到利潤,從品質到生態,中國太保皆走在市場前列,如此集中的換帥調整,不僅預示著這家巨頭加速變革的未來,或許還將在很大程度上,引領一場行業性的經營思路轉變與格局重塑。
巨頭人事調整,再掀行業漣漪
唯有親歷實踐,方能深刻理解國家發展訴求、社會治理需求與民生保障期待對保險業的精準定位;唯有躬身入局,才能厘清保險作為經濟減震器、社會穩定器與民生保障網的制度性功能,明晰其風險對沖與損失補償的核心價值,更可洞察長期耐心資本運作的深層邏輯。
而這種實踐智慧,在中國太保近期的人事布局中得以生動印證。從集團總部到各專業子公司,一批深耕保險領域多年、兼具戰略視野與執行力的復合型管理人才正走向關鍵崗位,他們的履新不僅體現了對行業規律的深刻把握,更折射出中國太保在高質量發展轉型期對"知行合一"型領導者的迫切需求。既需要通曉保險政治性、人民性的本質屬性,又必須具備駕馭復雜市場環境的專業能力,方能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實現行業價值重構。
先來看整個集團層面。6月以來,中國太保密集發布了一系列人事變動公告,包括謝維青因工作原因辭任非執行董事,卸任董事會審計與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委員、董事會科技創新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員職務;王磊、王明超兩人總經理助理任職資格獲得監管批復。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履新的王磊和王明超都是業內年輕有為的杰出代表。其中,1978年出生的王磊,是數字經濟領域復合型專家,現任中國太保旗下數智研究院執行院長及太保科技副董事長。這位擁有雙料研究生學歷的保險科技領軍人物,在跨界履歷中展現出獨特的數字化賦能能力,在其職業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金融科技實戰經驗,正引領中國太保構建數字化新基建,推動保險主業與科技深層次融合。
而1976年出生的王明超,是組織人事領域資深專家,現任中國太保黨委組織部部長。這位兼具戰略視野與執行力的復合型管理者,在太保集團體系內歷經多崗位淬煉:從太保壽險黨務工作部/組織干部部奠基者,到上海分公司經營班子核心成員;從健康險板塊合作業務開拓者,到集團董事會辦公室中樞要職;再至產險董秘、健康險董事等關鍵崗位,其職業生涯完整覆蓋了中國太保旗下壽險、產險、健康險三大板塊,構建起全產業鏈管理視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月份,中國太保還接連從內部晉升了兩位核心高管,蘇罡擔任中國太保副總裁、財務負責人任職資格獲得批復;張衛東擔任審計責任人任職資格獲得批復。
蘇罡具有20余年金融從業經驗,曾任職于申銀萬國證券固定收益總部總經理、投資銀行總部副總經理,后加入中國太保,歷任投資者關系部負責人、太保資產副總經理、長江養老總經理及董事長等職。尤為關注的是,蘇罡在投資領域推行啞鈴型資產配置策略,強調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帶領中國太保提升權益及另類投資配置比例,有效應對市場波動,這也是為什么此次其得以擢升被委以重任的重要原因。
而張衛東為業界審計“老手”,長期深耕法律合規與風險管理領域,其任職同樣涵蓋了中國太保旗下太保產險、太保資產、長江養老及太保健康險等多個子公司董事等職務,形成跨業務板塊的治理網絡。
上述集團所履新的高管們均為內部提拔,這也意味著中國太保核心管理層注入了新鮮血液,將上演新一輪戰略縱橫。而且,國內保險市場一向以巨頭為牛耳,甚至可以說眾多中小險企需仰巨頭鼻息而生,中國太保人事的調整后,注定是戰略的調整,以之體量將極大影響轉型中的保險行業。
子公司核心高管換防到位,
為戰略轉型加強“兵力”
在集團化管控架構中,戰略轉型的漣漪會沿著治理鏈條向下滲透,從而在子公司層面形成人才布局的連鎖反應。這種傳導不是簡單的線性傳遞,而是在保持戰略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據各業務板塊的特殊性進行差異化適配。正如精密儀器的齒輪組,總部戰略作為驅動軸,通過人才這個關鍵傳動件,將變革動能分解傳遞至各個業務單元。
觀察中國太保近期的人事變動可見端倪,當集團確立“大康養”“人工智能+”和“國際化”三大戰略主軸后,旗下產險、壽險等子公司隨即啟動人才矩陣重構,核心高管均有所變動。
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太保財險董事長俞斌任職資格獲批,俞斌正式接替顧越成為太保財險“一把手”。2024年11月底,陳輝接棒曾義擔任該公司新一任總經理,半年內太保財險“將帥”齊換。這意味著,太保產險由長達10年的“顧越時代”向“俞斌+陳輝”時代轉變。
太保財險新任董事長俞斌,是從基層一步步做起來的老將,一方面深耕各條線多年,為掌舵一家險企提供了必要的專業保障;另一方面,近年其在科技方面的管理經驗有助于太保財險的科技化轉型。
可以說,俞斌的任命是中國太保應對行業車險綜改及科技創新變革關鍵一步。其“基層業務根基+科技頂層設計”雙核能力,有望推動太保財險通過數字化重塑成本結構、開拓增量市場,并在合規治理上實現突破,甚至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此外,今年4月份,劉增波由臨時財務負責人晉升為太保產險副總經理,兼任財務負責人和董事會秘書。至此,太保產險已經形成“一正六副六總助”的高管人員架構。
除了董事長、總經理的到齡卸任,未來幾年太保財險管理層仍將面臨新老交替,據悉,該公司高管列表中15名管理層,5人為“60后”,占三分之一。僅從年齡維度推測,四年內太保財險因高管年齡原因開啟的人事變動尚未結束,未來或將延續一段時間。
而太保壽險,在近日也出現了重大高管人事變動。除了開篇所提及的王光劍的卸任,以及陳英杰和周建剛的雙重履新,太保壽險還迎來了一位資深女將新任總精算師。
據公開報道,太保壽險臨時總精算師張遠瀚卸任,工銀安盛人壽原副總經理兼首席風險官喻凌燕加盟太保壽險,擔任總經理助理、總精算師。公開資料顯示,喻凌燕在工銀安盛人壽供職二十多年,一直從事保險精算工作,是一名資深精算人才。《每日財報》注意到,在太保壽險官網高級管理層人員最新名單中,已對喻凌燕職務信息進行了披露。
今年2月份,中國太保亦在內部提拔了曾擔任過太保集團戰略管理部高級經理、福建轉型試點基地總監劉余慶,擢升為太保壽險總經理助理。而目前太保壽險總經理、董事長則分別由李勁松、趙永剛擔任,兩者履新“一二把手”的時間也并不長,還不到一年。
可以發現,近段時間中國太保旗下財險和壽險兩家公司的這種人事調整,既包含對復合型戰略管理者的需求升級,也體現對專業領域深耕者的能力重構要求。中國太保通過自身人才任用之道實踐證明了,唯有構建戰略導向的人才供應鏈體系,才能確保整個集團轉型藍圖穿透組織層級,在執行層面形成反哺閉環。
經營發展進入關鍵期,
中國太保堅持新三大戰略
當下,保險業正身處百年變局與行業轉型的歷史交匯期,宏觀經濟周期性波動與結構性調整形成復合沖擊波,給保險市場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低利率環境、新會計準則變化以及動蕩的資本市場,正一步步滲透到保險公司經營的各個環節,讓保險行業的轉型面臨著更深層次也更為棘手的難題。
但無論外部環境怎樣變化,近年來中國太保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2025年集團一季報顯示,在新會計準則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國太保實現保險服務收入695.5億元,同比增長3.9%;集團實現歸母凈利潤96.27億元。
具體拆分業務來看,太保壽險堅持高質量發展,業績穩中有進,實現保險服務收入209.8億元,同比增長 0.6%,新業務價值57.78億元,同比增長11.3%,可比口徑下同比大幅增長39%;太保產險在加快調結構、優成本的賦能下,收入穩定增長、效益有效提升,實現保險服務收入477.41 億元,同比增長4.8%,承保綜合成本率為97.4%,同比下降0.6 個百分點。
隨著行業轉型不斷深入,不管是規模體量大小各異的企業,還是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險企,未來都需要全方位圍繞負債來源的穩定性、產品供給的多元性、資產負債匹配的科學化與精細化管理以及差異化競爭策略等多個重要方面,全面強化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
6月11日,在中國太保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董事長傅帆曾明確表示,面向未來,中國太保將繼續深化轉型改革,進一步提升高質量發展質效,集團堅持聚焦三大核心戰略發展方向:一是通過實施“大康養”戰略,完善產業布局,構建養老金融、商業健康險和康復醫療、機構養老、居家照護等全周期服務鏈,推動康養服務與保險主業協同共生,打造大保險生態。二是通過實施“人工智能+”戰略,加大AI對公司經營的全面賦能,全面提升創新驅動力和運營效能,同時探索開拓AI領域風險減量管理市場,培育打造新的業務增長極。三是通過實施“國際化”戰略,緊跟中國企業出海步伐提升服務能級,穩步推進海外服務網絡建設、跨境保險合作、國際化人才打造和境外資產配置,形成立足上海、服務全國、走向世界的新格局。
在資產負債匹配方面,傅帆還重點指出,中國太保將加快核心能力建設,強化資產負債聯動。負債端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建立負債成本約束機制;投資端合理配置超長期政府債,縮小久期缺口,不斷優化權益配置和另類投資,提高長期絕對收益,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就產品及服務策略來講,中國太保在2025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中提到:“集團將優化中高客戶服務和差異化產服供給,推進2+N多元渠道建設,加快個險營銷體制改革,持續提升銀保價值貢獻。同時還將推動浮動收益型產品和保障型產品銷售, 健全利率傳導和負債成本調節機制, 加強久期和利率風險管理,防范潛在利差損風險。”
新戰略方針的全面落地實施,對于近期履新的一眾高管來說,如何在當前良好的發展基礎上,繼續推動中國太保實現經營質效再邁新臺階,進一步助力集團完成改革轉型升級,將會是核心管理層與其他領導班子成員所面臨的主要任務之一,值得期待。
丨每財網&每日財報聲明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信息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電話:010-64607577
手機(微信):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