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叔
來源:倪叔的思考暗時間(ID:nishu-think)
今天分享的這個人的故事很特別。
她在36歲那年,最需要穩定的年紀選擇了辭職,放棄了朋友圈里人人都羨慕的體面工作——空姐,投身到一個擁有“殘酷”和“不體面”標簽的行業即保險業去賣保險。那時候如果倪叔認識她,一定會勸她“不要啊”,會說“你瘋了嗎”。事實證明,她沒瘋。入職保險行業第二個月,她的月收入就超過4萬,半年后月入10萬+,成為銷冠。
她叫馬閱洋,曾是一個從業15年的國際航空空姐,36歲毅然轉身,轉型賣“保險”,8年賣出一個億保費。
她的故事,不同于倪叔以往采訪的內容。她不是知名公司的創始人,沒有那么多人激動人心的浪潮起伏,甚至也談不上光鮮亮麗。但是,倪叔以為,她的故事值得被看見,甚至被借鑒。
眼下的我們,正在擁抱一個不確定的大時代,多數行業在走下坡路,許多公司都在調整,無數人不知道人生下半場該何去何從,越來越多人或主動、或被動離職,在35+的年紀茫然四顧,滿心悲涼。35+轉型成為大眾話題,馬閱洋的故事契合這個命題,而且她是主動選擇,從一個極穩定的行業跳去了一個極不穩定的行業,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她把她的經驗總結成一套方法論,分享給她的團隊成員,一個銷冠帶出來一個銷冠團隊,幫助許多人完成35+轉型。她的團隊里,30%的人年入百萬,60%的人月入3萬+,其中不乏毫無工作經歷的職業寶媽。她是怎么做到的?倪叔決定找她聊聊。
如果你也在面臨中年危機,
如果你也在思考如何人生轉型,
歡迎你來關注她的故事。
——以下是對談精華。
01
你從來沒做過保險
為什么你一做就這么厲害呢?
倪:你做了很多年空姐。當時為什么會要轉型做保險呢?
馬:我做了15年的外國航空公司的空姐,一度認為,空姐是我的終身職業。在17年夏天的時候就覺得,我現在已經是36歲了,真的要飛到60歲嗎?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想法,就是飛了十幾年,空姐的收入不增長了,所以我想多賺點錢。有一天我跟我的閨蜜聊天。說我不想飛了,我可以去干嘛?她說你可以去賣保險。她就給我提供了國內一家比較知名的保險公司。第二個月(我)就已經加入保險公司了。
倪:做保險8年之后,你的真實財富狀況是什么樣?
馬:你們是不是覺得,做空姐是一個很風光的工作。但實際上我告訴你,做保險才能賺到錢。我在上海有一個帶花園的房子,我的孩子去的也是國際學校,一年的學費要幾十萬。我靠不創業的方式,也可以買的起上千萬的房子,去好的國際學校給我的孩子。
倪:這個8年時間,你取得了哪些成績?能不能幫大家歷數一下?
馬:我所在的保險家族是上海幾乎最大的保險家族,一個家族的業務可以趕超【大都會】一個保險公司的業務量。每年都可以保持這個記錄。在這個家族里,我又是前1%的業績創造者,我連續8年的收入都是過百萬的,還有就是,我是連續8年的百萬圓桌會員的頂級會員保持者,8年里我創造了一個億的保額,相當是我給上海市民送了一個億的保障,
倪:你是個空姐轉型的保險從業人員,你從來沒做過保險,為什么你一做就這么厲害呢?
馬:我是從一個小白轉型做保險的,在入行之前我會認為,保險是一件很難做的事,但是入到正確的團隊之后,我就發現跟對團隊很重要,有很多規律可循,那這樣的話,只要聽話照做,就是可以賺到錢的。
02
對35+轉型的人來說
做保險真的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倪:過去幾年,經濟有很大的波動,很多人面臨著公司的崗位調整啊,中年的轉型啊,還有一些人像你一樣,就生了孩子了,想要兼顧家庭和事業像,對于這樣的人,做保險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馬:是一個好的選擇。
倪:為什么呢?
馬:保險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我是一個從小白轉型到保險行業的人。原來我也曾經想過創業,但是創業需要投入很多成本,那保險又是一個零投入的行業,零投入的同時你又具備一個,高收入的可能性。——雖然保險是低門檻,但不代表是低要求,這個時候保險其實也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跟上好的團隊,聽話照做才能打開局面。
很多人會認為,經濟不好的時候,保險就更難做了,但不是這樣的。從我的從業經驗來說,雖然經濟不好,但是國家的各種的政策扶持,讓保險迎來了一個小高潮。一個是個人養老金,國家這兩年推出來一個退稅政策,只要你在個人養老金存入了12,000,第二年做個稅清繳的時候就可以有相應的退稅政策,給到你;
還有一個就是現在的醫保改革。由于很多醫院變成了集采用藥,所以公立醫院就沒有很多進口藥和進口器材。那在這種時候呢,去享受國際醫院或者是私立醫院的一些福利,那就需要你去購買一個醫療險,這讓我們的成交變得特別的簡單。
倪:保險行業,對于中年要轉型的人,和中年寶媽要開啟二次人生的這些人來說它的最大的價值是什么?
馬:我是36歲轉型做保險的,一開始我還不確定,這個行業是否能賺到錢,我就沒有敢辭職,我就辦了半年的停薪留職。第二個月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行業是可以做的,為什么呢?像我的美甲師、發型師,都成為了我的客戶。保險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你的客戶。從第二個月的時候,收入就超過了4萬;半年月薪超過10萬的時候我就決定立刻辭職,因為原來做空姐,一個月才2萬嘛!
倪:你做保險行業已經8年,這中間,有沒有看到過一些其她的人,就是中年啊,或者是寶媽,轉型做保險做的比較成功的?
馬:有很多人,轉型非常成功的。有很多人她們原來是教育行業的,然后,已經接近退休年齡的人,轉型到我們行業也可以年薪百萬。比如我團隊的一些寶媽,她們原來已經超過十幾年,都沒有工作過的人,來我團隊,每個月的月薪,也是超過3萬的,
倪:保險行業沒有底薪,到底能不能賺到錢呢?
馬:我國有200萬保險從業者,如果這個行業這么朝不保夕,怎么還會有這么多人在這個行業繼續打拼呢?這是一個無底薪有復購的行業。拿醫療險舉例,我今年這個月,如果賣了5張醫療險,明年這個時候,5張醫療險的續保傭金,公司還會再給我。打比方,我上個月的續保傭金是7萬塊錢,那其實我上個月,是沒有賣任何(新)保單的,這7萬塊錢,就來自于我前面7年,當月的保單的續保傭金的收入,
03
做好保險
它最核心的能力是啥?
倪:還有一些人會覺得說做保險很丟臉,甚至說做保險不穩定,那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馬:我從空姐轉行做保險的時候,也曾經想過這個面子問題,但是我思慮前后,還是覺得,賺到錢才是真正的有面子。至于穩定:以前我做了15年的空姐,都沒有漲過工資,這叫窮的很穩定。我要追求高收入,不要再過這種窮日子了。
倪:如何去破除,說做保險就是消耗人脈,這種偏見?
馬:我剛剛轉行的時候,我的朋友圈只有300個人,我就問自己,馬閱洋,你有沒有50個人愿意幫你,只要找到50個愿意幫你的人,成為你的客戶,并且服務好這50個人,她們就會愿意為你轉介紹。客戶的朋友就是你的客戶。第二年的時候,我服務好這50個人,這50個人,每人給我轉介紹了3個客戶,我就擁有了150個客戶。所以我從第二年開始的時候,就只接轉介紹了。我現在已經從業了8年,我朋友圈里面有5,000人,里面有一半是我的客戶。
倪:聽你說完啊,我感覺,好像保險也沒有那么難呢,那你覺得做好保險,它最核心的能力是啥?
馬:我覺得你們這些人,都覺得賣保險太難了,我跟你們說說,我是怎么賣出去,我第一份保單的。我經常去搭的一個嘀嗒司機,我去跟她說我賣保險了,你要不要來一份?她就說好呀!就這樣成交了我的第一份保單。我去面對我所有的朋友,客戶的時候,我都會非常真誠的,去給她們普及一些保險知識。比如說人吃五谷雜糧,總要生病,你就是需要買醫療險。你買醫療險也不一定要跟我買,你擁有比跟誰買更重要。當我用這種心態,去面對她們的時候,最后她們都成為了我的客戶,
倪:你現在的團隊,她們現在,都是個什么樣的狀態?
馬:我的團隊現在有40多個人,大部分都是女性,然后平均的年齡在40歲左右。我是上海大團隊里的明星銷售,所以我的團隊,也是一個高收入團隊。30%的人是百萬圓桌的會員,還有60%的人,她們的月均的收入,都是超過3萬的。
在這樣一個團隊里面,我們的氛圍也非常好。她們來自于各個行業,比如說原來有教培行業,互聯網行業物流行業,包括有很多我原來航空公司的同事。她們都是輾轉來到這個行業之后,獲得了不光是比以前多的收入,而且是獲得了很多價值感。35到40歲的人群,在很多行業已經是被淘汰的,在保險行業還是可以獲得很多高收入的。我真心覺得,保險行業是有很大包容性,是可以成就很多人的一個行業,
倪:能不能分享一個你團隊當中,她是一個普通的從業者,通過努力,最終實現了收入躍遷的這樣的案例?
馬:我團隊里面有個女孩叫花花,她給我的印象很深。
她在入職之前,是連續15年的全職寶媽,等于說大學畢業之后她就沒有工作過。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的眼神都是有閃躲的。她在加入我們團隊之后,接受了新人專業的培訓,然后還有我的陪訪,現在也可以去獨自面對客戶。過去一年里,她連續10個月的收入超過了3萬。她從原來的不自信,變到現在,一個非常自信的職業女性,也不用再去跟老公去要零花錢了。你是一個可以給孩子,帶來自豪感的一個媽媽。
04
為什么你們的團隊
這么優秀,這么賺錢呢?
倪:外界一直認為,保險行業是一個淘汰率很高的行業,這個在你們團隊的真實情況,是什么樣的?
馬:保險行業是非常殘酷的一個行業,淘汰率非常高,那80%的人都做不到5年以上。但是我團隊里,有70%的人已經跟了我三年以上了。我是有一些方法的,我們是互相激勵,共同成長。我們在新人階段和老人階段,都會有不同形式的賦能。比如說我們會有短視頻的課,還有一些線下沙龍,同時也可以去陪訪一些高凈值的客戶。這樣就讓她們的留存變得更加的容易。
倪:為什么你們的團隊這么優秀,這么賺錢呢?
馬:第一點我是銷冠,所以我帶出來都是銷冠團隊;第二我們團隊只做大單,我們搞高凈值客戶很有一套。我們有獨家的醫療資源,全國各地的名醫想約,我們都可以約的到,那些高凈值客戶,就沒有辦法離開我們,所以我們只做大單,這是我們團隊賺錢的原因。
倪:如果有人想加入你的團隊,會怎么賦能,幫她拿結果?
馬:我們團隊在幫助新人這件事上,很有方法,
第一:對于一個月、三個月、半年的新人,我們都有不同體系的培訓系統,可以幫助她在不同階段度過難關;
第二:但我本身就是銷冠,我可以去陪訪她,去見她的客戶,那在這個陪訪的過程中,她本身可以學習到,我是怎么成交客戶的,對她以后獨自去面對客戶,也有很大的幫助,她們任何時候需要我的陪訪;
第三:我們有很多的方法幫助新人不缺單,比如短視頻獲客,比如線下沙龍去成交客戶。所以過去三年,我們團隊30%的人達到年薪百萬,70%的人月薪過3萬,在業內是非常好的成績,正是因為我們幫助新人,有一套方法,所以新人在我們的團隊,存活率很高。
05
35+其實是個美好的年齡
把心態放好,人生就能更好
倪:你認為一個35+中年人,想要實現就人生轉型,適合做保險嗎?
馬:如前面所說我們團隊,平均年齡是40歲左右,她們中有的人是我以前空姐的同事,有的是我女兒的同學媽媽。陪伴她們落地的這個過程中,發現35+其實是個美好的年齡。她們有好的人生經歷,她們有成熟的社會人脈,經歷過人生挫折之后,她們會更加的珍惜這份工作。
所以:35+的同學,當你堅定的選擇保險時,你只需要把心態放好。人生在任何的時候,都可以重啟。第二:一定要找一個好團隊,只要跟上正確的團隊,賺錢就像呼吸一樣簡單;第三:一定要與時俱進,用今天的短視頻為自己獲客。
倪:35+還沒有職場經歷的寶媽,適合轉型保險嗎?
馬:我的團隊都是35+的中年女性,她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寶媽。所以從我的經驗來看,寶媽做保險是很有優勢的。寶媽是擁有一個正常的社交,她只是因為無法兼顧工作和生活,所以選擇在家帶娃,但其實她的圈子是有價值的。當她去選擇做保險的時候,會比別人輕松很多,
寶媽做保險不要慌,要跟上團隊,聽話照做就可以。
從我的經驗來看,核心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就是面談日志,把你每次見到客戶的情況,記下來。我們公司都會提供一個完善的系統,可以讓你做這個面談日志的;
第二:復盤你的銷售異議處理。有的時候,她們回到團隊里面,會問我如果客戶提了這個問題,應該怎么回答。我會給她們解釋,怎么回答相應的異議處理;
第三:做好每周的銷售建設。所有的人做銷售的時候,都會遇到挫折。那大家會覺得,你遇到的挫折跟我遇到的挫折是一樣的。有同理心的時候,面對被拒絕就變得更加容易。
只要跟緊團隊,做好這3件事,每個月成交3-5張保單是沒有問題的。雖然3-5張保單不能發家致富,但有了一份收入,有了一份職業,就意味著,你不再需要跟老公要錢;就意味著你在孩子面前,是一個可以當做榜樣的母親,這將會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倪:我們當下是一個變動的大時代,很多人都會遭遇變故,她們不知道她們的人生應該往下怎么走,作為一個曾經人生順利轉型的人,你對于她們有什么樣的建議?
馬:對于每個人來說,轉型都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就像我當年從空姐轉型保險,也是走了很多彎路,但幸好有團隊接納了我,幫助我一步一步走到更好。所以不要只關注你一個人的力量,你要看到,還有很多人都在為了生活,努力的工作。
2025年,注定是一個不容易的年份。我們共同努力,過好我們的2025。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