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奚偉;通訊員:馮夏雪 葉思雨 羅樂)近日,一座外觀靚麗、科技感十足的“彩虹公廁”在長江二橋黃浦大街立交橋下正式開放,有效解決了困擾周邊市民及游客的“方便”問題。
今年年初,隨著長江二橋黃浦大街立交橋下空間完成精心改造,集“護學”、休閑市集與網紅打卡地功能于一體的多元空間應運而生。這里不僅為附近七一中學、長春街小學的家長接送學生提供了便利,也迅速成為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休閑游玩、拍照打卡的熱門場所。然而,這片日益興旺的公共空間,卻因缺少公廁設施,讓聚集于此的人群時常面臨尷尬的“如廁難”。
長江二橋黃浦大街立交橋/武漢城管 圖
江岸區城管局精準對接這一突出民生需求,積極協調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成功推動在橋下空間建設一座功能完善的智能公廁。經過多輪科學選址與方案比選,歷經近兩個月精心施工,這座承載著便民期盼的公廁于6月下旬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
“彩虹公廁”實景/武漢城管 圖
小廁所,大民生,一磚一瓦都折射出城市文明的溫度。近年來,江岸區城管局在市城管委指導下,深耕“廁所革命”,聚焦消除盲區、合理布局、精細管理、優質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提升市民如廁體驗為切口,持續擦亮武漢的城市文明底色。
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區城管局在公廁創意設計、安全施工、驗收備案等環節全程嚴格把關,匠心獨具。新公廁巧妙融入“一廁一景”設計理念,其彩虹般絢麗的外觀,與橋下空間環境色彩和諧共生,成為一道別致風景線,引來不少市民駐足將其作為拍照背景。
“彩虹公廁”實景/武漢城管 圖
步入公廁內部,明亮整潔的環境和清新的空氣令人舒適。 “這座公廁采用了智能裝配式技術,我們重點考慮的就是市民使用的舒適度和便捷性。”江岸區城市管理執法局設施管理科負責人王波介紹道。他一一列舉其中的“黑科技”:臭氣監測系統能幫助廁內自動保持空氣清新;自動計數功能幫助掌握使用情況,方便管理調度;感應照明設施既安全又節能;定時消毒殺菌保障環境衛生;自動取紙裝置避免忘帶紙巾的尷尬……“每處細節都是為了讓市民有個更好的如廁體驗。”王波強調。
長江二橋智能公廁管理系統/武漢城管 圖
“彩虹公廁”臭氧消毒機/武漢城管 圖
在有限的空間內,公廁經科學規劃,不僅配置了數量充足、功能完備的標準廁位,還專門設置了設施齊全的“第三衛生間”。這里不僅有兒童專用的小型馬桶、低位洗手盆,方便孩子獨立使用;還安裝了嬰兒護理臺和安全座椅,為帶嬰幼兒的家長提供便捷的護理環境;同時,安全扶手、緊急呼叫按鈕等適老化設施一應俱全,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提供了安全的如廁保障。 此外,設計者還創新性地將環衛工作間整合其中,實現了城市稀缺空間的高效復合利用。項目捐建方武漢瑞安天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汪博說,“參與這座智慧公廁的建設,是我們企業在城市管理中應盡的一份責任。”
“彩虹公廁”第三衛生間/武漢城管 圖
“以前帶孫子在橋下玩,最怕他突然要上廁所,只能急匆匆往家趕。現在好了,這廁所位置方便,還有小孩和老人專用的設施,特別方便安全,又干凈又漂亮。”正在橋下“遛娃”的市民李爹爹稱贊道。
這座橋下的“彩虹驛站”,不僅化解了市民之急,更是武漢市江岸區以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宜居品質、讓發展成果惠及于民的生動縮影,正無聲傳遞著以民為本的城市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