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軍工剛建立,陳賡好不容易擬定校名,周總理看完后卻說:
為了保密起見,最好是刪掉2個字。
不料一次刪改決定,哈軍工名字就用了幾十年時間。
被刪的2個字究竟是什么?它又隱藏著哈軍工何種機密?
時間回到炮火紛飛的朝鮮前線,志愿軍第三兵團司令陳賡突然接到急令:速回北京!
在中南海,毛主席盯著他說:“打仗你行,辦軍校你也行!”
陳賡剛要推辭,周總理笑著接話:“你在黃埔帶過兵,長征時管著干部團,不是你還能是誰?”
軍令如山,陳賡只好帶著蘇聯顧問團選址,他們跑遍了大半個中國。
看了好幾個工業城市,最后車進哈爾濱時,蘇聯顧問突然眼前一亮。
這里有各國遺留的武器,像個武器博物館;還有全國少有的工廠,工業底子扎實;離蘇聯又近,氣候也差不多,學生們來了能快速適應。
陳賡咧嘴笑:“就定這兒了,飛機大炮,冰天雪地出真金!”
建校過程中,最頭疼的是找老師。于是陳賡攥著教授名單,直接來找周總理。
見總理忙得腳不沾地,陳賡竟然舉著文件堵在了廁所門口。
“總理請簽字,學校里的教授還等著呢!’
周總理忍俊不禁:"賡啊陳賡,廁所辦公你算頭一份?!贝蠊P一揮,簽了字。
很快,全國的頂尖教授紛紛奔赴哈爾濱。
1952年深秋,陳賡興沖沖遞上擬好的校名:“解放軍軍事工程技術學院——既教造武器,又教學用武器?!彼€特別強調了“技術”二字。
周總理凝視許久,突然提筆劃掉了“技術”。
這下子陳賡急了:“沒了‘技術’二字怎么行,學生學的本事不就缺斤短兩了?”
總理輕輕搖頭:“美軍偵察機上周剛拍了沈陽兵工廠?!?/p>
他蘸著茶水在桌上畫地圖:“掛‘技術’的牌子?等著挨燃燒彈吧!”
陳賡渾身一激靈,想起朝鮮價川火車站的慘劇,那時30車彈藥燒成鐵水,就因為暴露了位置。
他瞬間明白了,這所匯集全軍精英的學校不能暴露。
陳賡啪地立正敬禮:“就叫軍事工程學院!”
保密成了頭等大事,設計圖鋪開時,陳賡指著屋頂下令:“所有樓頂加偽裝網,從天上往下看,要像老百姓住的平房。”
1953年9月1日,哈軍工在絕密中開學。首屆新生報到才知道,自己檔案里寫的全是“地質勘探專業”。
更絕的是,所有老師收信地址都一樣:“哈爾濱103信箱”。
1958年7月,哈軍工第一屆學員畢業。李達上將發言:“這是建軍以來,第一次完全靠自己培養出技術骨干!”
陳賡指著學員對周總理說:“總理您看,當年劃掉的那兩個字,都長進這些娃娃的血肉里了?!?/p>
后來,哈軍工孕育出了國防科大、哈工程等22所頂尖軍工院校。
如今殲-20刺破云霄,山東艦犁浪深藍,當年從校名里消失的“技術”,已化作了守護萬家燈火的銅墻鐵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