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升本”廣為人知,然而,您聽說過“本升專”嗎?這聽起來像是一個網絡段子,但最近,卻真實地登上了熱搜——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在2025年的單獨考試招生章程中,明確多個專業面向“本科畢業生”招生。 一時間,“先讀本科再讀專科”的“本升專”現象引發熱議,網友直呼“沒想到段子成真了!”。
這并非鄭州鐵院一時興起。實際上,該校已連續多年招收本科畢業生,且招生專業數量和規模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為何是這所學校?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絕非普通高職,是河南省唯一的公辦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更是全國鐵路系統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其“身份標簽”相當硬核:國家骨干高職、國家優質高職、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
據校方工作人員透露,這些面向本科生的單招專業報名情況良好,去年已順利完成招生計劃。學生選擇“回爐再造”的核心原因指向對原本科專業或就業前景的不滿。
該學校之所以受歡迎,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就業!就業!還是就業! 這才是“本升專”現象最核心的驅動力。該校畢業生進入鐵路系統的比例極高(盡管需通過企業考核,非直接分配)。其依托央企背景和成熟的“訂單培養”模式,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驚人的98%左右,其中約80% 的畢業生成功進入“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響當當的鐵路相關大型國企。
在“畢業即失業”焦慮蔓延的當下,鄭州鐵院接近100%的就業率,無疑是一道耀眼的光芒。對于在就業市場碰壁、或對原專業前景感到迷茫的本科生而言,這幾乎是一個“確定性”極高的避風港。98%的數字背后,是實打實的崗位和清晰的職業路徑。
約80%畢業生進入“中鐵”、“鐵建”等大型國企,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穩定、保障、福利完善、社會認同度高——這些正是傳統意義上“鐵飯碗”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在經濟波動、競爭加劇的環境中,體制內或大型央企的穩定性顯得尤為珍貴。一份有保障的“鐵飯碗”,對許多追求安穩生活、重視長期發展的求職者(及其家庭)而言,其吸引力足以讓“本科學歷”的頭銜暫時退居次席。
總之,當一所學校能夠提供看得見、摸得著、拿得穩的就業前景,尤其是通向“鐵飯碗”的可靠路徑時,其吸引力足以讓“學歷倒掛”成為值得考慮的選項。這不是對高等教育的否定,而是市場對“就業實效”和“職業保障”投下的最真實的一票。在生存與發展的天平上,“體面就業”的砝碼,往往比“學歷光環”更重。面對這樣的選擇,又有多少人能輕易拒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