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近期,稀土問題在有關中歐關系的討論中被廣泛提及。歐方抱怨中國對歐洲稀土出口下降,對歐洲企業造成了“非常、非常嚴重”的影響,并稱將在不久后舉行的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上與中方重點討論這一問題。前幾天的七國集團(G7)加拿大峰會期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還煞有介事地拿出一塊稀土磁鐵,誣稱中國“將稀土武器化”,鼓吹“志同道合的伙伴”聯合起來,共同應對“中國沖擊”。
這段時間以來,歐盟一直在為稀土供應問題不斷向中國施壓。就在不久前,歐盟駐華大使托萊多還在向中國方面喊話,要求中方“體諒歐洲企業的恐懼”,甚至給出了30天期限,要求中國必須解決稀土磁鐵供應問題。據他所說,歐洲汽車制造企業的庫存只能維持2到4周的生產需求,部分工廠的生產線面臨停工的危險。他強調這個問題必須在未來一個月內解決,否則可能會影響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原定在7月的訪華計劃。
馮德萊恩(資料圖)
面對歐盟通牒,北京的反擊迅速,這首先便是要求稀土企業上報核心專家名單并收繳護照,切斷西方竊取37項獨有提純專利的路徑。此外便是升級稀土磁鐵追溯系統,實施“每克稀土地圖定位”。以德國大眾舉例,在收到恢復供應的磁材時,便會收到附帶“使用承諾書”,而一旦轉售軍工領域,則將會被立刻拉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且如今當歐盟還在為30天期限爭吵時,6月30日中國商務部繼續甩出一張王炸牌。
商務部近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歐盟、英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進口不銹鋼鋼坯和不銹鋼熱軋板/卷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公告公布了對原產于歐盟、英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進口不銹鋼鋼坯和不銹鋼熱軋板/卷所適用反傾銷措施的期終復審裁定。商務部裁定,如果終止反傾銷措施,原產于歐盟、英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進口不銹鋼鋼坯和不銹鋼熱軋板/卷對中國的傾銷可能再度發生,對中國不銹鋼鋼坯和不銹鋼熱軋板/卷產業造成的損害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
歐盟(資料圖)
這條措施的延續,就是要避免行業剛剛回暖便再受外來沖擊。實際上,今年以來中國國內不銹鋼行業普遍實現了利潤同比兩位數增長,而反觀歐盟方面,意圖分散風險、拓展海外市場的計劃屢次受挫。中國作為歐盟第三大不銹鋼出口目的地,每年出口量持續占據總份額超15%。一旦失去這一市場,歐洲企業尋找替代并不容易。
有人說,歐盟或許是想通過施壓先搶占道德高地,再與中國討價還價。但在全球產業深度互嵌的今天,這套劇本早已失靈。稀土、鋰、鈷這些關鍵資源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會因為一句高調威脅就改變流向。如果歐盟真的把中國看作對手,那么它必須做好承受后果的準備。或許托萊多沒料到,自己的一句“一個月最后通牒”,會換來一份5年加稅通知。這也是對歐盟的提醒:要想要合作,就必須先學會尊重。中國并不懼怕合理競爭,但絕不接受在高壓政策下繼續提供戰略資源。
歐盟(資料圖)
規則不能只約束一方,權利和義務必須對等。只有這樣,國際貿易才能健康發展,各國才能真正實現互利共贏。反傾銷稅的延續,不是貿易戰的宣言,而是公平貿易的宣示。稀土也好,不銹鋼也罷,都只是貿易關系中的具體商品。真正重要的,是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合作關系。如果歐盟能夠放下傲慢與偏見,真心實意地與中國合作,很多問題都不難解決。但如果還是抱著老思維不放,一邊想占便宜一邊還要使絆子,那就別怪中國用規則說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