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稀土的官員換人了,給特朗普帶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新官上任呢,會給對外稀土出口帶來更加靈活的市場操作空間,壞消息是中國管稀土的人更技術化,越來越知道怎么樣才能精準的打到你的痛處。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中國的稀土高層近日迎來了一波大換血,這一波高層管理者相對年輕,在出口方面會更加專業,擁有更靈活也更大的裁量權。
什么是裁量權?它是指在一定的授權范圍內,管理者可以根據當下具體的情況自主做出判斷和決策的權利。比如你是一個海關檢查員,遇到了一個行為異常的人,你就可以使用裁量權,決定是否可以進一步檢查。
那把這個裁量權用到稀土出口這件事情上,就意味著這些年輕的高層可以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下,靈活決定哪些國家、哪些企業能否出口,出口的配額是否調整,是不是針對某些用途,比如說軍用的用途,單獨設立門檻。遇到突發情況,比如說像國際制裁或者是地緣政治風險,這些是否暫停限批或者是修改稀土出口的條件。
總的來說,有裁量權的人不只是按照規矩來執行命令,他們是可以根據局勢靈活調整執行方式。所以這次稀土高層大換血的看點就在于,從按照規矩執行任務的官員,變成了能獨自拿主意的人。
對特朗普來說,這次中國稀土高層大換血,對其利好的一點是,這波新上任的稀土高層普遍是70后,他們擁有著非常專業的知識背景,他們懂技術,更懂得如何同美歐等國進行國際談判。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民用稀土出口領域,可能少一些政治喊話,多一些技術與規則上面的博弈。
對特朗普來說,壞消息是,別看這波新上任的稀土高層年輕,但他們更技術化,更懂國際規則,也更懂如何卡對手的脖子。比如,他們知道美國軍工對哪些稀土依賴度最高(釹、鋱、鏑等),也知道你靠友岸外包搞不出替代產能。
再比如,他們不需要靠全面禁止出口來向對手施壓,他們會通過配額、配方、專利、分用途、分類管控等方式,在博弈中打的精準,柔中帶剛。
總之,中國稀土高層這次大換血,雖然更年輕,但卻更難纏。中國在稀土牌上,不是放松了,而是準備打得更專業、更精準、更難破解。
更進一步說,中方此舉,是在為稀土定價權鋪路。眾所周知,我國稀土出口的老問題是資源富國,利潤貧國。盡管我們擁有全球60%的稀土產量,和超90%以上的精煉能力,但是在過去十幾年間,我們出口最多的卻是初級原礦或者基礎氧化物。而真正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比如永磁體,稀土合金,高端軍工材料,則大多掌握在日本,美國,德國手中,中國長期以來的角色是價格跟隨者,而非價格制定者,這和我們龐大的市場地位極其不匹配。所以,我們這次稀土換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這種只做苦力,不掌握話語權的舊格局。
那么為了爭奪稀土的定價權,我們必須在內部先整合起來。過去稀土產業九龍治水。這個意思是說,多個省市地方企業各自為政,出口雜亂,價格內卷。
為改變這一點,工信部近年來推動組建稀土集團,像中國稀土集團、中鋁北方稀土等整合資源。而新上任的70后高層很多都來自這種背景。這有助于繼續推動去碎片化統一出口平臺。我們未來有可能建立統一的稀土交易中心和出口掛牌價制度,類似于中國對鐵礦石稀土冶煉的國家指導價機制。
這次稀土高層大換血,其實并非是孤立事件,而是服務于國家整體大戰略的一步棋。稀土關系到電動車、風電芯片、雷達、航母、電磁炮等所有的高端制造。可以說,誰掌握了稀土的定價權,誰就能影響新能源轉型節奏,甚至是本國的軍工能力。如果未來中國以人民幣計價稀土資源,那就是資源金融化的前哨。
總之,中國正從“稀土大國”邁向“稀土強國”,而定價權,是稀土博弈的終極杠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