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北奉系傳奇軍閥,張作霖這一生可謂跌宕起伏。他從東北地區的綠林出身,一躍成為東三省最強話事人。在這背后離不開他識人用人的本事。張作霖麾下他最信任的文人王永江從這樣評價他,老張頭腦最簡單,也最雜亂,所以容易上當,而不輕易承認。
楊宇霆暗渡陳倉
要說張作霖奉系麾下誰最琢磨他的心思,其實還真不是那些跟他打江山的奉系元老們,而是楊宇霆這個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參謀總辦。
張作霖雖然是馬背上打天下,但他非常明白自己也不能馬背上治天下。自己雖然打下了東三省的江山,但是卻不能像以前當土匪那樣采取蠻橫的手段來治理東三省,所以他要找一些讀過書、識字、有文化的人來幫助自己。而楊宇霆就是張作霖挑出來輔佐自己在軍事上的幫手。
楊宇霆是在日本學習軍事回來的高材生,在那個年代,這一身份是個響當當的金字招牌。當年留日學習軍事的一批人,回國之后基本上都成為了各大軍閥爭相哄搶的緊俏貨。楊宇霆在東北受到張作霖的重用,而他的另一位同學徐樹錚在段祺瑞麾下也步步高升。
而徐樹錚和楊宇霆兩個人關系走得近,主要是身上有很多共同點,主要是這兩個人都很雞賊。在這兩個人還是初出茅廬不久的新人時候,他們兩個就敢密謀合作,在秦皇頭的碼頭昧下了馮國璋花重金購買的一整船軍火。
徐樹錚和楊宇霆昧下馮國璋軍火這件事產生的后果自然是二人不能承擔的,其責任最終還是要怪罪到張作霖的頭上。而張作霖也滿心歡喜,憑空而來的一整船軍火可以幫自己裝備好幾個旅的軍隊,這是一件好事。然而他卻想不到,自己信任的楊宇霆中間卻昧下了不少,竟然自己組建了起了隊伍。
張作霖得知這件事之后,勃然大怒,他沒想到楊宇霆這個留學回來的楊秀才,竟然敢背著自己搞起了武裝力量。但是畢竟這件事是他授意楊宇霆去做的,也不好太過聲張,只能打碎了牙齒咽到肚子里,將楊宇霆撤職查辦,讓他長長記性。
來自丹麥的騙子
楊宇霆組建武裝力量的事件說明張作霖平時思維確實大條,有些事情根本不放在心上,但是由于其出身之原因,老張花錢也相當大手。
張作霖之前是東北土匪出身,而綠林人士最重情義,講究的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兄弟之間講究的是個豪爽。然而這種性格特點放在張作霖身上是優勢,也是劣勢。
張作霖身上這一股的江湖氣息,讓他比其他派系軍閥首領更加平易近人,也更容易拉攏部隊,獲得將領的信任和效忠。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豪爽,所以老張花起錢來經常不計后果。
再加上張作霖勢力發展擴大以后,他認識到當前部隊的裝備和其他部隊差距還是比較大,于是他開始大量從國外購買軍火,外國的槍支、彈藥,甚至裝甲車、飛機等都從國外統統買進來,而這當然是也一筆巨大的費用。
1920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因此從歐洲流出了許多戰場上的軍火,而這些軍火也成為當時中國境內各路軍閥爭相搶奪的好東西。
這種好事張作霖怎么能落人之后,于是他也開始到處在市場上打聽這些軍火的情況。而正在這個時候,一名丹麥的商人找到了奉系,他說自己可以以更加優惠的價格為其提供一戰戰場上流出的軍火。
張作霖一聽大喜過望,來不及核實真實情況,便向其預付了大部分貨款。而等到他收到貨物時,打開一看就傻了眼,里面不是粗制濫造的低劣品,就是損壞嚴重的報廢品,甚至有的箱子里還裝著些破銅爛鐵和石頭。等到張作霖再去找當時聯系他的丹麥商人時,卻早已人去樓空,不知所蹤。
要知道,這批購買軍火據說達到了550萬銀元,吃了大虧的張作霖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張作霖挖掘出來替他負責民生經濟工作的王永江,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老東家:老張頭腦最簡單,也最雜亂,所以容易受騙而不肯輕易承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