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晚年,每每回想當年擲硬幣定楊宇霆生死,他總是感概道:“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但殺他后我不得不信。”
1928年6月4日,一則消息震驚了東北乃至全國人民:“東北王”張作霖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了!
消息一出,東北頓時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奉系將領也是各懷鬼胎。
按理來說,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應該成為奉系新的掌權人。
可除了張學良之外,還有兩個人可以成為掌權人——張宇霆和張作相。
張作相的張作霖的好兄弟,在張作霖起事時就一直追隨,是奉系的元老之一。
而張宇霆身份則有所不同,他是日本留學生,被張作霖起用,他足智多謀,奉系的繁榮發展與他的關系極大,人送外號“東北小諸葛”。
為了決定奉系領導人,高層集中在一起開了一場會。
在會上,有人提議由資歷最老的張作相,擔任東北軍總司令。
忠誠的張作相斷然拒絕,轉而推薦張學良繼承父位,自己則會盡心力輔佐他,這樣才是名正言順。
張作相沒有野心,不代表楊宇霆沒有。
實際上,楊宇霆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覬覦奉系總司令的位置已經很久了,眼看著這位置被沒有經驗的張學良,楊宇霆十分憤怒,卻又不敢表現出來,只好順著眾人表示支持。
張學良也深知自己經驗不足,將張作相等人看作自己的前輩,經常態度十分尊重地請教治理東北地區的問題。
看著張學良的成長,張作相十分高興,逐漸打心底的認同了這個晚輩。
然而,楊宇霆卻不一樣,平時張學良向他請教,他總是不耐煩地說:“你不懂,別亂插手。”
還當著奉系其它將領的面張口叫他“小六子”,態度很是輕蔑。
看在楊宇霆是父親的老部下,還給奉系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張學良也在這些事情上主動退讓。
可沒想到的是,楊宇霆卻愈發得寸進尺起來。
自從張學良掌權后,便著手準備改旗易幟,歸順國民政府。
軍閥們為了試探奉系的真實態度,派遣了劉興和葉琪前去東北地區進行交流。
到了東北,兩人先和楊宇霆見了面,本想先從楊宇霆這里試探張學良的態度。
可沒想到的是,楊宇霆自得自滿的說道,關外的事情由自己一手掌握,張學良只是個小孩子,不必詢問他的意見。
這段話后來被張學良所得知,令張學良氣憤不已,開始動了處置楊宇霆的念頭。
1929年,楊宇霆為自己母親賀壽,奉系眾多高官和其它軍閥的代表齊聚一堂,張學良也前來。
以張學良的身份,楊宇霆原應該率眾人起身相迎。
可楊宇霆看到張學良前來,只是點了點頭,指了指角落說:“找個地方坐下吧。”
當著眾人,如此輕蔑的態度,讓張學良徹底動了殺心。
在一天深夜,張學良做出最后的決定,掏出一枚銀元,一面殺,一面不殺,連拋三次,都是殺面。
張學良也就不再猶豫,找人布置了今晚的計劃,再將楊宇霆請來議事。
楊宇霆前來后,張學良主動前往二樓為他去拿水果。
剛上二樓,張學良的親衛就從外面沖進來,一把將楊宇霆按住,大聲宣布:“楊宇霆妨礙國家統一,現執行死刑!”
隨后一聲槍響,楊宇霆應聲倒地。
關于楊宇霆的死,晚年的張學良十分后悔。
因為在他死后兩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軍不抵抗導致東北淪陷。
若是楊宇霆扔在,張學良未必會做出如此糊涂的決定。
回想當年擲硬幣定楊宇霆生死,他總是感概道:“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但殺他后我不得不信。”
參考資料:
知乎專欄《“東北小諸葛”之死,張學良槍殺楊宇霆》
搜狐新聞《一枚銀元定生死:張學良老虎廳槍決楊宇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