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13日,凜冽的寒風像刀一樣割在人的臉上,北京醫院響起了莊嚴的哀樂,人們紛紛朝著一名老人的遺體鞠躬。
老人名叫華克之,曾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刺客。自古以來,刺客都與陰險、狡詐等詞語掛鉤,為何華克之去世后獲得了尊重?讓我們走進華克之的傳奇人生。
“三民主義”的忠實信徒
1902年,華克之出生于江蘇寶應,父親華敬齋是個讀書人,早年曾考中秀才,后因大清取消了科舉考試,華敬齋的進京趕考之路也被封死。
華敬齋識文斷字,祖上留下的家產也相對殷實,在當地頗具威望,所以華敬齋開辦了一家私塾,華克之從小就在父親門下讀書。
華敬齋雖說是個文人,但并不迂腐,他很少讓學生們死記硬背“四書五經”,他的課堂就像是個故事會,老師在臺上聲情并茂的講述歷史故事,臺下學生暢所欲言。
除了老師之外,華敬齋還有一個身份——同盟會成員,作為一個“三民主義”的忠實信徒,華敬齋經常利用自己的課堂宣傳革命思想。
“國家之強大需要不斷變革,正如日本。自鴉片戰爭之后,中國也曾嘗試過多次變革,之所以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主要還是因為清政府早已腐朽不堪,只有通過自下而上的革命,將清政府推翻,中國才能真正的擁抱現代文明。”
在父親的影響下,華克之從小把孫中山視為偶像。1911年,華克之目睹了辛亥革命的火焰席卷全國,同時也目睹了革命者為了信仰而付出生命的壯烈,他立志也要成為革命隊伍的一員。
然而,辛亥革命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孫中山所提出的“民主”、“共和”并未在中國降臨,華敬齋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認為辛亥革命之所以虎頭蛇尾,主要還是因為“三民主義”本身具有局限性,它并不適合中國的國情。
“革命僅靠槍桿子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完善的理論指導,那就和以往的農民暴動沒有區別了,你要繼續學習,只有不斷的充實頭腦,才能為革命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父親的教導下,華克之沒有放棄自己的學業,先后從紹興中學、金陵大學畢業。
在經歷了五四運動、五卅運動之后,華克之深刻的意識到了群眾的力量。
由于在學校中結識了張玉華、賀項光等馬克思主義者,華克之經常在課余時間與他們討論中國的革命方向。
當時馬列思想剛剛傳入中國,對于大多數愛國之士來說僅僅是空中樓閣,華克之只是對馬列主義中“發動群眾”的觀點深感贊同,但內心依然覺得國民黨才是領導中國革命最強有力的政黨。
1924年,孫中山在國民黨一大上提出了對“三民主義”進行了重新定義(即“新三民主義”),其中就包括“耕者有其田”、“節制資本”等主張,這與共產黨的革命綱領基本一致。同年,華克之加入了國民黨。
五卅運動期間,華克之積極與直系軍閥齊燮元溝通,極力阻止后者出兵鎮壓工人游行,因此被任命為南京青年部副主任。
1925年,孫中山病逝,蔣介石并未繼承其遺志,在黨內大搞權力斗爭,這讓華克之極為失望。
好在蔣介石剛剛掌握大權時并未破壞國共合作的大好局面,北伐戰爭初期革命軍勢如破竹,先后擊潰吳佩孚、孫傳芳部。
這讓華克之產生了一種錯覺,蔣介石雖說熱愛權力斗爭,但在革命戰爭中也算是個值得追隨的領袖。
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蔣介石便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北伐的大好局面因此葬送,華克之的許多朋友也因為通共被逮捕。
華克之極為憤慨,公開斥責國民政府的倒行逆施,他也因此被關進了監獄。在獄友的幫助以及一眾國民黨元老的力保下,華克之被釋放。
蔣介石將他派往了江蘇一帶鎮壓農民暴動,想讓他將功補過。華克之到了江蘇后更加失望,地主們為了向農民勒索錢財,以通共為由毫無根據的逮捕百姓,當地官員對此采取了默認的態度。
華克之當機立斷,槍斃了幾名欺壓百姓的地主,刑場上槍聲響起時,也就意味著他和國民政府徹底分道揚鑣。
華克之認為,蔣介石是以反共之名,行奪權之實,以此下去的話,中國將會出現第二個袁世凱,于是他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反蔣斗士
1929年夏,華克之移居到了上海,在金神父路租下了一棟小樓。民國時期的上海格外喧囂,這種嘈雜的環境為他從事地下活動提供了掩護。
在上海期間,華克之結識了“斧頭幫”首領王亞樵,此人早年也是同盟會成員之一,在上海很有威望,哪怕是杜月笙見了都要畢恭畢敬。
大革命之前,王亞樵就曾策劃刺殺軍閥高官,蔣介石背叛革命后,他也召集身懷絕技的部下實施過刺蔣行動,無奈蔣介石日常出行非常謹慎,王亞樵一直未能成功。
王亞樵的一身江湖氣讓華克之十分敬重,華克之私下稱呼王亞樵為“大哥”,兩人還共同策劃了刺殺財政部長宋子文的行動,只可惜執行任務的槍手誤把秘書當成了宋子文,宋才僥幸逃過一劫。
王亞樵等人的刺殺行動給國民黨右派帶來了極大的心理震懾。
為了隱藏身份,華克之在上海開辦了晨光通訊社,并化名為胡云卿。
1934年,華克之結識了愛國人士——孫鳳鳴,此人身手了得,因早年在十九路軍當連長,槍法十分精準。
十九路軍曾在蔡廷鍇的帶領下起義反蔣(福建事變),孫鳳鳴也早已看透了蔣介石的虛偽,華克之與孫鳳鳴二人相見恨晚,徹夜長談,最終孫鳳鳴成為了晨光通訊社的一名記者,實際上是想要借助記者的身份接近國民黨要員,從而執行刺殺任務。
1935年,刺殺蔣介石的機會終于來了,國民黨將會在南京召開第四屆六中全會,此時各大通訊社的記者都有機會進入會場進行拍照、采訪。
華克之馬上與手下的“記者”討論行動計劃,孫鳳鳴自告奮勇,成為了這次刺殺行動的直接負責人。
華克之問道:“這次行動即便是成功,你也很難再回來了,你確定要去嗎?”
孫鳳鳴堅定的說道:“用我的命換老蔣的命,值!將來別忘了給我立塊碑。”
為了將手槍帶進會場,孫鳳鳴將手槍拆成零件狀態,然后裝進早已掏空的相機中,當他拿著相機進入會場時,門口的案件并未生疑。
大概上午九點,進入了參會成員合照環節,按理說蔣介石、汪精衛分別是國民黨的一二號人物,兩人應該坐在所有成員中間,但一切準備就緒后,汪精衛身邊的座位始終空著。
由于蔣介石此前曾遭到過刺殺,所以出席公共活動時非常謹慎,當時大廳內人員非常復雜,蔣介石已經預料到了會有風險,于是在秘書的建議下并未參加合照活動。
孫鳳鳴早已在衛生間將手槍組裝好,按照當時的安排,合照是大會正式開始前的最后一個環節,會議開始后,所有記者將會被驅離會場。
見蔣介石始終未露面,孫鳳鳴心想,干不掉老大,干掉老二也行啊,攝影師剛剛按下快門,三聲尖銳的槍響讓在場的人心頭一顫,孫鳳鳴透過人群的縫隙朝著汪精衛連續開了3槍,汪精衛一頭栽在了地上。
會場瞬間亂成了一鍋粥,高官與記者們混在一起,形象十分狼狽,唯獨張學良十分鎮定,憑借槍聲的方向鎖定了孫鳳鳴,一個箭步上去,孫鳳鳴被按倒,隨后保安趕到,朝著孫鳳鳴的腿、肩膀開了兩槍,使其失去了行動能力,孫鳳鳴渾身是血,依然高呼“嚴懲國賊”。
孫鳳鳴朝著汪精衛共開了三槍,由于現場情況復雜,沒有一槍命中要害。其中有一顆子彈嵌入了他的脊椎,直到1943年才在日本被取出,那場手術也間接的要了汪精衛的命,從這個角度看,孫鳳鳴的這次刺殺其實是成功的。
然而,事后孫鳳鳴被軍統用酷刑折磨了三天三夜,直至死亡,他一直保持沉默。但是,戴笠在他的衣兜里發現了一張記者證,并由此追查到了晨光通訊社。
戴笠馬上安排特務調查晨光通訊社的全體成員,至于負責人胡云卿,任何檔案都查不到這個人的信息,而且戴笠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該通訊社發行報紙并不多,但財務流水卻高的驚人,于是他基本確定“胡云卿”就是這次刺殺計劃的幕后策劃人。
戴笠還通過附近商鋪提供的照片,確定“胡云卿”就是多年前脫黨的華克之,并通過線索確定了王亞樵也是行動的策劃者之一。
最終王亞樵于1936年在梧桐山被特務擊斃,華克之則早已躲往了香港。
王亞樵犧牲后,華克之發表了《為紀念南京晨光通訊社諸烈士逝世一周年告全國同胞書》,文章結尾他表示:“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無產階級革命,中國才能實現獨立自主。”
華克之為了表示反蔣的決心,還特意向蔣介石的官邸寄去了一份,這令蔣介石極為惱火,命令戴笠務必將此人捉拿歸案,如果抓不到活的,死的也行。
但華克之行事謹慎,軍統追殺多年始終未果。值得一提的是,直接負責追查華克之的沈醉有一次果然找到了華克之的住址,這是距離抓住華克之最近的一次。
沈醉從功德林被特赦后還曾與華克之見過面,沈詢問:“當時我蹲了你三天三夜,你為什么沒回家?”
華克之回答:“我那天晚上確實是要回家的,隔著街道看見家里的窗簾被人動過,因此確定這個地方不能呆了。”
“你不能留在這里”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華克之在華南局的同志的幫助下來到了延安,毛主席親自接待了他。
華克之提出,希望能夠留在延安,繼續從事革命事業。華克之信仰堅定,并且有豐富的地下工作經驗,但毛主席卻拒絕了他。
“你不能留在這里,并不是組織不愿意接納你,眼下你依然是蔣介石的通緝人員,如果你留在延安,蔣介石會以此為由指責共產黨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眼下民族矛盾大于階級矛盾,任何事都要為民族利益讓步。”
雖說沒有留在延安,但毛主席親自批準了他的入黨申請,之后華克之被派往了華南局,成為了潘漢年手下的一名特工。
抗日戰爭結束后,國民黨為了限制我黨武裝的發展,一面封鎖新四軍、八路軍的根據地,一面加緊派部隊收繳日偽裝備。華克之曾偽裝成國民黨中將,接受了日軍大批裝備,這為之后的中原突圍打下了堅實基礎。
然而,長期從事地下工作的人往往會被錯判為“內奸”,華克之在“潘漢年案件”中被牽連含冤入獄十余年,后來,華克之、潘漢年等人相繼得到平反。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華克之十分欣慰,他表示:“如果不是自己身子骨不行了,還想繼續為國家做點貢獻。”
當提到之前的那些不公待遇時,他的內心十分平靜:“無論經歷了什么,我始終不會質疑黨的路線的正確性。”
結語
原本是富家子弟,憑借父輩遺產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為了心中信仰,他放棄了一切,即便置身于險境也從未動搖。
從文弱書生到江湖義士,再到革命戰士,真正驅動華克之完成這一蛻變的其實是那顆愛國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