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2025年6月30日,生物醫藥產業資本對接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活動聚焦創新項目與資本的高效對接,為行業技術轉化提供支持。此外,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宣布將于8月8日舉辦“2025生物藥生產工藝與質量控制發展論壇”,屆時中科院院士李勁松、科濟藥業CEO李宗海等專家將就半克隆技術、CAR-T療法及AI驅動個體化免疫治療等前沿議題展開研討。
江海證券指出,2025年《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標志著我國創新藥支持政策邁入2.0階段,從“框架性支持”升級為“精準化突破”,構建“研發-準入-使用-支付”全鏈條政策閉環。政策驅動與技術突破雙輪驅動下,中國創新藥行業邁入黃金發展期,2024年市場規模突破1.3萬億元,同比增長超15%,預計2025年增速將保持在12%-15%區間。
醫保目錄動態調整加速國產創新藥準入,國際化進程顯著提速,2024年中國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總額達519億美元,同比激增42%。技術層面,雙抗、ADC藥物實現全球突破,AI賦能研發縮短周期30%,基因治療在血液腫瘤領域取得突破。政策助力顯著加速創新藥審評審批,2024年35.4%的1類創新藥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上市。2025年政策進一步細化,明確醫保數據開放、商保長期資本投入等,預計將激發企業研發動能,加速創新藥上市進程。
生物醫藥ETF跟蹤的是CS生醫指數,該指數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從滬深市場中選取涉及生物制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業務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生物醫藥行業相關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該指數成分股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和創新性,集中體現了我國生物醫藥領域的發展水平。
注:如提及個股僅供參考,不代表投資建議。指數/基金短期漲跌幅及歷史表現僅供分析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市場觀點隨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文中提及指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選擇與風險等級相匹配的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