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二姐之五
第六十五回書中寫道:賈璉又將自己積年所有的體己,一并搬來與二姐兒收著;又將鳳姐兒素日之為人行事,枕邊衾里,盡情告訴了他。只等一死,便接他進去。二姐兒聽了,自然是愿意的了。當下十來個人,倒也過起日子來,十分豐足。
這一小段文字留有一個細思極恐的描寫,就是賈璉承諾只等王熙鳳一死,就接尤二姐進賈府。注意這里容易產生兩個歧義:
其一,賈璉想的是:王熙鳳如果不死,就不能接尤二姐進賈府,她就只是個有實無名的“二房”外室。等于是用一張空頭支票,給尤二姐一個口頭承諾;
其二,尤二姐想的是:王熙鳳死了,賈璉接她進賈府,扶正做新的璉二奶奶,榮國府的嫡長孫媳婦。到時候賈璉襲爵,她就是榮國公世襲二等爵誥命夫人,比姐姐尤氏的寧國公世襲三等爵誥命淑人還要體面和尊貴。
所以,賈璉與尤二姐從一開始就各懷機心,各有想法。而事實證明男人的口頭承諾不如草紙半張。隨著王熙鳳趁賈璉不在時,將尤二姐接入榮國府,兩個女人狹路相逢,注定要引起一場腥風血雨。
然而,當賈璉知曉尤二姐進賈府后,當即就拋卻曾經的山盟海誓和柔情蜜意,突然對尤二姐變了臉。他一心撲到賈赦所賜的丫頭秋桐身上,對尤二姐被王熙鳳設計逼迫到山窮水盡的境地全然不顧。
這段故事,亦如同《金瓶梅》中李瓶兒被西門慶娶進門后的故事翻版。男人只是得到了一時新鮮,過后也不過都是馬棚風。
直到尤二姐被墮胎后吞金自盡,賈璉突然又像西門慶一般化身為癡情種子,恨不能替尤二姐而死,并誓言要(向王熙鳳)報仇。
縱觀尤二姐與賈璉的關系,會發現有兩個不同尋常之處。
一個是尤二姐的表現前后不一致。她這個人物與李瓶兒太過相似,都是在“婚前”表現出放浪、心機、淫毒、無情又冷酷的“黑寡婦”面貌。可一到婚后,就化作多情、柔弱、進退失據、手段全無的“白蓮花”形象,讓人難以置信。
曹雪芹筆下尤二姐的變化,顯然要比李瓶兒更符合邏輯性。別看曹雪芹也將她寫成“李瓶兒”第二,但內外層次要更分明,此處先放下,留待下文再講。
另一個是賈璉的前后表現,似乎符合他荒唐無心的人物性格。但從蛛絲馬跡去細看,就會發現賈璉偷娶尤二姐,可能并不是簡單的色令智昏。他的行為有跡可循。
第二十一回,描寫賈璉“第一次”實際意義上出軌:與多姑娘偷情,去的是多姑娘家中;
第四十四回,賈璉在王熙鳳生日當天“第二次”出軌,喚來鮑二媳婦偷情,是在自己家中;
第六十五回,賈璉背著王熙鳳和家中長輩“第三次”出軌,偷娶尤二姐做二房,將之安置于小花枝巷。
會發現賈璉這三次背叛王熙鳳的行事,一次比一次變本加厲,一次比一次更讓王熙鳳被動。
多姑娘時,王熙鳳還只是懷疑沒有證據;與鮑二媳婦時,被王熙鳳捉奸在床后大鬧一場。結果是賈璉被賈母庇護,王熙鳳反而得了個“吃醋”的罪名;待到尤二姐時,王熙鳳先有長輩施壓,已經不敢明著吃醋,不得已才又設下一個死局請君入甕,謀害尤二姐,卻讓她徹底背上一個殘害“宗廟血食”的罪名。
賈璉的三次背叛,以鮑二媳婦、尤二姐和腹中孩子的三條性命,換得王熙鳳被冠以“七出之條·妒忌”之名,且手上有了人命,觸犯了斷丈夫子嗣,戕害宗廟血食的大罪,已是在劫難逃,為日后“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埋下致命隱患。
而且,細看曹雪芹設計的回目間隔也十分規律,分別是21/44/65,間隔則是21/23/21,如果下一個也是23,就會著落在第八十八回,推測那一回就應該是王熙鳳與賈璉夫妻徹底反目之時。
而梳理賈璉的一系列行為,就會發現他似乎是在有目的地針對王熙鳳作步步為營,徐徐圖之。
多姑娘、鮑二媳婦和尤二姐,實際是賈璉逐步刺激王熙鳳,激發她的妒忌并主導家族輿論,讓長輩們看清楚王熙鳳悍妒真面目,最終以“三從四德”和“七出之條”將其“誘殺”之。
至于尤二姐,也并不是賈璉特別的心頭肉,或許只是最重要的一步棋。這從他對尤二姐先親熱,再疏遠,直到死后又悲痛欲絕的表現,或許還不太明顯。但若由他“縱容”王熙鳳殺尤二姐,并以此徹底“壓垮”王熙鳳的結果反推,就不免有驚心駭目之感。
或許尤二姐在勾引賈璉謀求富貴之際,覬覦王熙鳳的正室位置之時,賈璉卻在冷眼旁觀她一步步走向死亡,成為他刺向王熙鳳的一把致命利刃!
(共九章,未完待續,下回分解)
作者:君箋雅侃紅樓(vx公眾號:君箋雅侃紅樓)
?簽約全網維權,抄襲剽竊搬運后果自負
?從原文找線索,還原最真實的《紅樓夢》。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