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泰國政壇出現轉折了?
前幾天,還在說佩通坦一聲令下,洪森定調叛國,泰國防長突然換將,今天卻似乎反轉了,網上的消息卻都在說洪森賭贏了,佩通坦接受判決。
與此同時,不到24小時,我國在這一事件發生后迅速表明立場,短短一句話蘊含深意,將地區局勢的發展帶來了反轉。
我國到底說了些什么?這件事到底鹿死誰手?
佩通坦被停職事件回放
當地時間 7 月 1 日,泰國憲法法院以 9:0 的投票結果接受了對總理佩通坦的彈劾申請,隨后又以 7:2 的投票結果決定佩通坦暫停行使總理職權,直到作出最終裁決。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泰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引發軒然大波。
佩通坦在裁決后迅速表態,她表示接受憲法法院的決定,并承諾會在 15 天內將申訴材料提交至憲法法院,同時還向 “感到不安的泰國民眾” 致歉 。
此次佩通坦被停職的導火索,是兩周前她與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一通私人通話。
在這通長達 17 分 06 秒的通話中,佩通坦以侄女的身份(佩通坦家族與洪森有著一定的私人關系淵源),語氣溫和地請求洪森出手緩和泰柬邊境沖突。
在通話中,她甚至不惜指責本國軍方,稱陸軍第二軍區司令是 “瘋子”,還提到泰國邊界地區將領是 “泰國政府的敵人” 。
要知道,泰國軍方在泰國政治格局中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且復雜的角色,軍方與文官政府之間的權力博弈由來已久,軍方腐敗以及軍政關系混亂在泰國幾乎是公開的事實,但佩通坦作為泰國總理,在與柬埔寨領導人的通話中如此評價本國軍方,無疑犯了大忌。
6月27日,洪森親自開啟了一場長達4小時的直播,在直播中他不僅將那段私密通話公之于眾,還憤怒指責佩通坦叛國、背信棄義。
洪森稱佩通坦的行為在柬埔寨的法律環境下可被視為 “叛國”,并且還連帶批評了佩通坦的父親和姑姑,即泰國兩位前總理他信和英拉。更令人震驚的是,洪森還斷言,三個月內泰國總理就要換人 。
如今看來,洪森的這一預言正逐步成為現實,佩通坦被停職,他信家族在泰國政壇的地位岌岌可危。
洪森的 “預言” 與背后的政治考量
洪森,這位在柬埔寨政壇叱咤風云多年的人物,其政治眼光和手段向來不容小覷。他為何如此篤定佩通坦會下臺呢?從柬埔寨的角度來看,泰柬邊境問題一直是兩國關系中的敏感點。
近年來,泰柬邊境時常因領土爭端等問題爆發沖突,這對柬埔寨的邊境安全和穩定造成了一定影響。
佩通坦在通話中雖然表達了希望緩和邊境沖突的意愿,但她對泰國軍方的指責,從另一個層面反映出泰國國內政治勢力在邊境問題上的分歧。
洪森或許認為,佩通坦無法有效掌控泰國國內局勢,尤其是在處理與軍方關系以及邊境問題上,她的能力和權威存在嚴重不足。
從泰國國內政治格局來看,他信家族雖然在泰國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但長期以來也面臨著諸多政治對手的挑戰。
佩通坦上臺后,在經濟政策等方面頻遭質疑,民意基礎已經有所動搖。
此次通話門事件,無疑給了她的政治對手們一個絕佳的攻擊機會。洪森深知泰國國內復雜的政治生態,他或許判斷,在各方政治勢力的角逐下,佩通坦難以抵擋來自內部的壓力,下臺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此外,洪森與他信家族之間的關系也頗為微妙。
曾經,雙方或許有著一定的友好往來,但在此次事件中,洪森毫不留情地對佩通坦及其家族進行批判,這背后或許也有著柬埔寨自身利益的考量。
通過公開通話內容并抨擊佩通坦,洪森一方面向柬埔寨國內展示其強硬應對泰國邊境問題的態度,提升自身在國內的政治威望;
另一方面,也試圖在泰國政壇的權力博弈中施加一定影響,為柬埔寨在邊境問題等方面爭取更有利的局面。
可以說,洪森的這一系列舉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政治策略,而目前來看,他似乎賭贏了這一局。
中方表態及背后深意
在佩通坦接受判決后不到 24 小時,中國外交部迅速作出回應,在 7 月 1 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表示:“這是泰國的內政,我不作評論。
作為友好鄰邦,我們希望泰國保持穩定和發展 。” 這簡短的兩句話,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蘊含著豐富的外交智慧和深意。
首先,“這是泰國的內政,我不作評論” 這句話,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一貫堅持的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外交原則。
在國際事務中,中國始終尊重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
泰國憲法法院對佩通坦的彈劾及停職決定,屬于泰國國內政治體制內的事務,中國秉持客觀公正的態度,不介入、不干涉。
這一立場向世界表明,中國不會像某些西方國家那樣,為了自身利益肆意干涉他國內政,制造地區混亂。
其次,“作為友好鄰邦,我們希望泰國保持穩定和發展” 這句話,則充分展現了中國對泰國的友好情誼以及對地區和平穩定的關切。
泰國是中國的重要合作伙伴,兩國在經濟、文化、旅游等諸多領域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合作。
中泰貿易額超過 1000 億美元,中國是泰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一帶一路” 倡議下的眾多項目更是將兩國緊密相連,比如中泰鐵路建設,它對于區域經濟一體化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泰國國內局勢的穩定,直接關系到中泰合作項目的順利推進,也關系到兩國人民的福祉。
中國希望泰國能夠保持穩定發展,不僅是為了維護中泰兩國的友好合作關系,也是為了促進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繁榮。
對地區局勢的影響及展望
佩通坦被停職事件,無疑將對泰國國內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在短期內,泰國可能會陷入一定程度的政治動蕩,政府的決策效率和施政能力或許會受到影響。
反對黨已在籌備 7 月 3 日舉行不信任投票,誓要將佩通坦徹底趕出政壇,這進一步加劇了泰國政治局勢的不確定性。
從泰柬關系來看,邊境局勢可能會因為佩通坦的下臺而變得更加復雜。
佩通坦在通話中表達了緩和邊境沖突的意愿,而如果換上對柬埔寨態度更強硬的領導人,泰柬邊境沖突有可能再度升級,這對于兩國邊境地區的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都將帶來負面影響。
對于中國而言,泰國局勢的變化雖然帶來了一定挑戰,但也蘊含著機遇。
中國一直秉持著平等、互利、共贏的原則與泰國開展合作,無論泰國政壇如何變化,中國都愿意與泰國新政府繼續加強溝通與合作,推動 “一帶一路” 項目的順利實施,深化兩國在各領域的交流。
同時,中國也將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呼吁泰國各方保持克制,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分歧,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