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誰還愿意和他打電話 ,誰還和他做朋友?
目前,這場由泰柬邊境沖突引發的政壇內斗,已經進入了新階段——佩通坦被暫停總理職務,他信家族和泰軍方再次展開激烈博弈。
泰柬邊境爭議本是歷史遺留問題,兩國在柏威夏寺周邊地區的歸屬上長期存在摩擦,但往年多以小規模對峙和外交協商解決。
然而今年局勢卻突然升溫:柬埔寨軍方頻繁在邊境增派兵力,洪森本人多次公開指責泰國“蓄意越界”,甚至暗示泰國軍方借邊境沖突轉移國內矛盾。
泰國當前正處于政治敏感期:他信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佩通坦通過選舉上臺僅數月,便因最高法院以“競選程序違規”為由暫停總理職務,實質是軍方勢力對他信陣營的又一次壓制。
洪森看準了泰國政壇“軍方-他信”二元對抗的脆弱平衡,試圖通過制造外部沖突來加劇雙方裂痕:若邊境局勢緊張,泰國軍方必然將資源投向國防,削弱對佩通坦陣營的政治絞殺。
而他信家族為爭取民族主義支持,可能被迫采取強硬立場,進一步激化與軍方的矛盾。如此一來,泰國陷入長期內斗,柬埔寨便可在東盟框架內凸顯“穩定錨”角色,甚至借機提升區域話語權。
此次佩通坦被暫停職務,表面是司法獨立的體現,實則是軍方對“民選政府”的又一次馴服。
洪森正是看到了這種“體制性對抗”的可乘之機,試圖以邊境沖突為杠桿,讓雙方的矛盾從議會博弈升級為“民族利益”層面的對抗。
在他的劇本里,泰國可能重演2014年軍方因邊境問題發動政變的戲碼,而柬埔寨則能以“受害者”姿態贏得同情,甚至在爭議地區獲取實際利益。
然而洪森低估了中國在東南亞地緣政治中的分量。中國外交部的表態看似輕描淡寫,卻精準擊中了關鍵點:“希望泰國保持穩定”直接表明中國對區域亂局的擔憂。
還有“友邦”二字既強調中泰傳統友誼,也提醒柬埔寨作為中國合作伙伴,不應做出損害地區穩定的舉動。
這番表態之所以讓洪森“不敢輕舉妄動”,源于柬埔寨對中國的深度依賴:中國連續12年穩居柬埔寨最大貿易伙伴,投資額占其外資總額的60%。
也更是其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支持者——柬埔寨70%的高速公路、85%的4G網絡覆蓋均由中國企業承建。
若洪森執意激化泰柬沖突,中國可能不得不調整對柬合作項目以避免卷入爭端,這對依賴中國資金維系經濟增長和政權穩定的洪森而言,無異于“斷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