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4年11月1日,《央視新聞》曾報道稱:
“朝鮮于前一日試射的洲際彈道導彈為‘火星炮-19’型洲際彈道導彈。”
該導彈的駭人之處在于,其上升的頂點高度達到了7687.5公里,飛行距離達1001.2公里。
這個射高是什么水平呢?我們不妨將其與中國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對比一下。
【朝鮮試射“火星炮-19”型洲際彈道導彈】
據《百度百科》介紹,中國空間站軌道高度為400-450公里。
兩相比較,朝鮮導彈的射高是中國空間站軌道高度的十幾倍。
但問題在于,受到朝核問題的影響,朝鮮長期被國際社會排斥封鎖,按理來說朝鮮是接觸不到什么先進導彈的,那其導彈技術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朝鮮導彈技術哪里來?
總的來說,朝鮮導彈能一次又一次締造軍事奇跡,得益于朝鮮自身有著雄厚的技術積累。
【朝鮮研制的導彈】
首先必須承認,朝鮮有很好的軍事發展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朝鮮也算是蘇聯軍事遺產的繼承者。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曾特別撰文指出:
“在朝鮮戰爭和冷戰時期,蘇聯是朝鮮學習的主要目標,朝鮮從照搬蘇聯軍事到結合國情改造軍事戰略,歷經多次學習,為自身的軍事體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對于這一點,在朝鮮亮相了多款洲際彈道導彈后,美國也不得不承認,雖然蘇聯已經被肢解,但不得不承認,蘇聯的相關技術因為中俄朝等國家的各自發展,仍然呈現著蓬勃的生命力,“并未停止流通”。
【朝鮮研制的導彈】
這里不提中俄,只談朝鮮,有很多西方軍事學家在朝鮮公布“火星12”洲際彈道導彈測試的文字以及圖像資料后,都在其上看到了蘇聯的影子。
很顯然,朝鮮導彈技術能發展的如此之快,就是因為“受惠于曾經的蘇聯”。
若不是冷戰時期通過輸送技術人才前往蘇聯留學深造,蘇聯解體后又大量接收蘇聯專家及相關技術,恐怕朝鮮也做不到在被封鎖的環境下還能發展出甚至可以威脅美國本土的先進導彈。
【就像蘇聯專家來華援建一樣,冷戰時期蘇聯也派了專家援建朝鮮】
當然,除此以外,朝鮮導彈技術能飛速發展起來,也是因為朝鮮從政府層面就制定了相當明確的發展規劃,且還面臨著來自外部的沉重威脅和壓力。
朝鮮導彈技術飛速發展的其他原因
我們要知道,朝鮮有自己的軍事五年計劃,其終極目標相當簡樸——“開發一套成熟的武器系統”。
為了在自定時間內實現這一目標,朝鮮當真是鉚足了勁,其直接把軍事發展與政治高度掛鉤。
【朝鮮研制的導彈】
每次發展軍事武器都堅持動員全部力量, 并以效率為先,像2022年的時候,朝鮮就先后試射了超過90枚各類導彈,創造了歷史之最。
這樣看看,朝鮮導彈技術發展迅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除了上述內部因素,朝鮮面臨著的多重外部危機就是迫使其大力發展導彈技術的外因了。
截至目前,朝鮮仍主要面臨著三重外部危機——“朝核問題”、“薩德問題”、“警戒風暴”。
在朝核問題上,以美國為首的一批國家堅決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但朝鮮誓死不放棄核武器,最后雙方徹底撕破了臉。
【朝核問題概念圖】
美國一邊聯合各國封鎖制裁朝鮮,以迫使朝鮮棄核,一邊武裝韓國以維護自己在朝鮮半島的利益。
而自2016年美國正式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后,帶來了全新的“薩德問題”,朝鮮面對更加沉重的外部軍事壓力,于是更加急迫的開始發展導彈技術。
如果說上述壓力主要是美國帶來的,那“警戒風暴”就主要是韓國施加的了,韓國內政的動蕩使得韓國對朝政策恢復強硬,這讓朝鮮來看,妥妥是“美韓虎視眈眈,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的架勢。
【美國在韓國部署了“薩德”】
基于此,朝鮮自然會進一步加快研發更先進強大的導彈了。
參考資料:
【1】《朝鮮試射導彈為“火星炮-19”型洲際彈道導彈》 央視新聞[2024.11.1.] 【2】《中國空間站》 百度百科詞條 【3】《短短五年間,朝鮮為何迅速崛起? 先后掌握洲際、高超音速、巡航、潛射導彈!》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2023.4.30.] 【4】《駐韓美軍評估朝鮮火星-15導彈,首次確認其射程覆蓋全美》 澎湃新聞[2019.7.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