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阿毛
編輯丨歷史國編輯部
1980年3月21日,美國FBI聯邦調查局匹茲堡分局的干員來到一名男子家中,對他進行秘密詢問。男子當時已經退休,之前則在位于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的郊區,一處叫做阿波羅的小鎮上班。
1
神秘的公司
匹茲堡是個重工業城市,周邊地區多見大型工廠,阿波羅這個小鎮便也不例外。鎮上有個簡稱為NUMEC的公司,設有占地超過3700平米的廠房,即是男子過去任職之處。
1960年代的NUMEC工廠外觀
然而這里卻散布著不同于一般工廠的凝重氣息。鐵網圍墻上的刀刺滾籠銳利至軍事級別,身持槍械的保安人員一絲不茍地檢查所有人員的進出,工廠外部除了警告標語之外缺乏任何標示,難以發現公司的商標或名稱。
巨大的廠區內,只有辦公樓的入口處掛有一個招牌,上頭寫著NUMEC這五個字母。而將每個字母展開的全名,則絕不對外明示。
NUMEC辦公樓
或許就連小鎮中的居民,也有很多人不知道NUMEC為何意思。這其實是Nuclea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Corporation的縮寫。中譯即為“核原料與設備有限公司”,是一間為美國政府精煉濃縮鈾的工廠。
1980年,FBI干員找上的這名男子,就是NUMEC的前員工。干員們提出的質問都是關于15年前的一件往事,男子卻仍將諸多細節記憶分明。
男子記得在1965年春天某日深夜,他在工廠加班。當他進入廠內的裝卸區域時,見到一輛卡車正停靠在裝貨平臺邊。有數名工人正將一個個厚重的鐵桶搬移至車上,每桶都印有代表輻射警告的扇形標記。
他知道這些鐵桶都是用來儲放NUMEC工廠的主要產品,也就是精煉過后的鈾。
在天然存在的鈾礦石之中,只有0.72%是具有高放射性的鈾-235,可作為核分裂的原料。鈾-235濃度達到3%者,被稱為低濃縮鈾,可用于核能發電。鈾-235濃度高于80%者,被稱作高濃縮鈾;再精煉至90%,則是武器等級鈾。
鈾-235到達高濃度的鈾金屬
基于輻射安全的考量,不同濃度的鈾會以不同規格的鐵桶運送。男子憑其經驗,一看便知當晚運上卡車的鐵桶里,乃是精煉至95%的超高濃縮鈾,是廠內最為危險的產品。
如此高等級的鈾,出貨流程通常繁瑣嚴謹,當時卻在深幽隱秘,人員稀少的夜晚裝載上車。搬運鐵桶的工人往來匆忙,受主管們督促甚緊,就連NUMEC公司的老板本人也到場監工,催促眾人盡快完成作業。
老板本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男子從未見他在廠內待至如此深夜。這副不尋常的景象引起男子的好奇,他便向裝貨平臺走近,拿起一份被閑置在旁的裝貨單查看,發現這一桶桶的武器等級鈾將在當晚連夜趕至港口,載入貨輪,然后運往以色列。
以色列是個極端詭異的目的地。該國素來堅稱沒有進行核武研發,美國也從未支持以色列持有核武,卡車上的鐵桶便明顯為違禁物品。60年代是冷戰的高峰期,一切與核武相關的議題都至為敏感,倘若走私濃縮鈾這等戰略物資,最高更是可以叛國罪處死,覺出大事不妙的男子旋即背脊一涼。
以色列位于內蓋夫沙漠的核能發電廠,攝于2014年。該設施自1964年啟用,各國情報機構幾乎確認就是以色列的核武研發中心,但以國官方卻聲稱是為了綠化沙漠需要大量電力,所以才在當地興建核電廠
此時男子被一名監工主管發現,手中的裝貨單立刻被奪了過去。主管說這是機密文件,不可亂看。隨后一名持槍警衛就將男子趕出了工廠中的裝卸區,要他快滾。
次日男子回來上班時,工廠的人事部經理把他叫至辦公室閉門而談,警告他不許對昨晚所見泄露只字片語,否則就將他開除。
男子曾向自己的工會領導告知此事,結果引來數名狀似流氓的工會打手到他家中騷擾,要他乖乖對此事住嘴,不然就等著大禍臨頭。
男子說他家中有妻子及數名兒女需要撫養,多年來便絲毫不敢聲張,直到退休后才敢向FBI坦誠。
2
瞞天過海
走私濃縮礦的NUMEC工廠位于名叫阿波羅的小鎮,該案便被稱為“阿波羅事件”或者“NUMEC事件”。2014年,此案件的部分調查終于被解密,報告中為了保護男子的人身安全而將其名字隱蔽,但是當晚監督裝貨的工廠老板,則因為是重要嫌疑人而被揭露了姓名。
老板的名字是札爾曼·夏皮羅(Zalman Shapiro 1920~2016),是名猶太裔美國人,也是以色列建國主義的高調支持者。
札爾曼·夏皮羅,攝于其2016年離世前不久。
夏皮羅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的猶太家庭,是個優秀的工程師以及化學家,一共成功申請過15項專利,年輕時并曾參與核能發電的研究。1957年,他在賓州與人合伙成立了NUMEC,其精煉鈾金屬的幾項新技術也是在自家廠內開發。
從表面看來,夏皮羅是個再杰出不過的美國公民,但比起對于美國的忠誠,他似乎更加重視自己身為猶太人的身份。自1968年起,FBI便開始對夏皮羅進行長期的監視與監聽,要厘清他與以色列政府間的關系。夏皮羅最終成為51件FBI調查報告中的嫌疑人,其中45件仍被美方列為機密,即或如今夏皮羅過世已近十年,這些被保密的調查內容也還不得公開。
而根據已經解密的報告,夏皮羅在60與70年代間與以色列過往甚密,曾親自接觸過以色列大使館的科學顧問,以及數名以國情報單位或軍方的資深人士。這些人物全部都與以色列的核子開發計劃有關。
FBI關于NUMEC事件的解密文件之一,可見大量敏感訊息仍被涂黑遮蔽。可閱讀的部分則顯示在1968年9月10日,有四名以色列科學家曾造訪位于賓州阿波羅鎮的NUMEC工廠,四人分別是:AVRAHAM HERMONI(以色列大使館科學顧問)、EPHRAIM BEIGON博士(電子工程師)、ABRAHAM BENDOR(電子工程師)、以及RAPHAEL EITAN(化學家)。
FBI并評估夏皮羅曾考慮永久移居以色列,必要時還可能會為該國而戰。再加上此人直接經營著一家鈾精煉廠,他為以色列走私核彈原料的可能性便不容忽視。
報告中又承認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夏皮羅是美國國內多個大型猶太團體的活躍成員,而這些團體因為資源充足又熱心于政治游說,遂在美國政界握有相當影響力。因此即便是一般罪犯聞風喪膽的FBI,在調查夏皮羅時也處處受限掣肘。
事實上,夏皮羅走私濃縮鈾的行為已不只引來法治單位的注意,就連民間媒體亦曾報導。1977年12月,美國《滾石》(Rolling Stone)雜志就刊登一篇文章,揭開了NUMEC的內幕。文中提及在1965年4月,美國原子能委員會(Atomic Energy Commission,簡稱AEC)對NUMEC的庫存進行盤點,發現有194英鎊(約88公斤)的濃縮鈾下落不明,而制造一顆最小型的原子彈則只需22英鎊左右(約10公斤)。
《滾石》雜志的內容雖以流行音樂為主,但在60、70年代亦曾刊登許多時事政論類的文章。上圖即為1977年揭露NUMEC事件的文章首頁,其標題“How Israel got the nuclear bomb”,中譯即為“以色列如何得到了核彈”。
同年十月,NUMECE工廠再次接受盤點,又暴露更多濃縮鈾遺失,數量向上累積至382英鎊(約173公斤)。后至1967年初,不知去向的濃縮鈾再度增加,總計達到572英鎊(約259公斤)。
根據《滾石》的報導,盡管美國政府在1965~66年間加強了對核原料的規管,執行上卻仍多因循茍且之處,放任這些核武原料不斷被秘密輸往以色列。
譬如AEC是美國國內監管核子事務的最高機構,察知NUMEC的庫存管理漏洞百出之后,理當提出嚴懲。但在面對國會質詢時,AEC卻反而試圖為NUMEC辯解,表示遺失的濃縮鈾并非遭到濫用或盜賣,而是在精煉過程中流失到了附近的河流里,屬于工廠正常運作下的誤差。
參議員喬治·墨菲(George Murphy 1902~1992)曾為NUMEC事件調查委員會的成員。他對AEC的荒唐解釋做出譏諷,直言正常效率的精煉廠只會將微量的鈾流失到外界,根本不可能至此大數。NUMEC必須一周七日、每日24小時地連續開工,而且還要從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就開始營運,才能經此途徑流失多達數百英鎊的濃縮鈾。
位于NUMEC工廠附近的基斯基河(Kiski River)。根據AEC的說法,下落不明的濃縮鈾主要就是流入這條河里,然而當地卻從未發現任何遭到核污染的跡象。
然而美國政府最終還是采用了AEC的解釋,只對NUMEC科以罰金了事。NUMEC卻沒有因此變得收斂,而是一邊繳交罰金,一邊繼續遺失濃縮鈾。這些罰款的金額不低,再加上濃縮鈾本身也是高價物品,大量流失之后應當沉重打擊工廠的營收。
3
偷走原子彈
紀實作家羅杰·馬特森(Roger Mattson 1944~今日)曾以一名工程師的身份參與對于NUMEC的調查。他在2016年的著書《偷取原子彈》(Stealing the Atom Bomb)之中對NUMEC的財務做出分析,估算該廠在1965年被揭發庫存有誤之后,僅截至來年1966年,就已因為流失濃縮鈾而累積了220萬美金的虧損與罰金。這個數字已超過NUMEC最初建廠時的總資本額,而且該廠每年凈收入也只有20多萬美金,若是正常的企業根本無法承受這種損失。
然而對一個意圖開發核武的國家來說,220萬美金卻是個便宜的價格。NUMEC如果暗地接受著以色列的金融援助,那么一切就都說得過去了。
6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位于特拉維夫的分局長約翰·哈登(John Hadden 1923~2013),在NUMEC事件期間曾被國會引為證人。哈登認為NUMEC打從最初就是由以色列一手資助,只因CIA無法查清其中的資金往來,故而未可證實。
約翰·哈登與子女留影,其子小約翰·哈登(右)將父親在CIA的見聞編寫成書,于2016年出版,名為“與面具男的談話”(Conversation with a Masked Man)。書中寫到老約翰·哈登在CIA任職31年間曾經手許多任務,卻無一比NUMEC事件更加情節重大,促使他決定在國會調查中出庭作證。
多年后解密的資料中,亦顯示CIA對以色列的核武開發一直心知肚明,并且以色列的最初幾枚核彈,也正是以NUMEC流出的濃縮鈾制成。當美國總統約翰遜在1968年得知此事時,他要求CIA徹底將其保密,就連國務卿和國防部長都不能知道。
由于以色列擁有核武的事實太過聳動,NUMEC事件就算經歷眾多機構的調查,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身為NUMEC工廠的老板夏皮羅也始終沒有受到任何起訴。畢竟夏皮羅的叛國行為一旦被揭穿,就等于承認了美國政府的無能,居然連生產核武原料的設施都遭外國徹底滲透。
美國從不支持以色列持有核武,但以國一心決意要成為中東的核武霸權,身為超級強國的美國竟然不只無法阻止,還被其盜取核原料而無可奈何。
60年代冷戰之時,美、以兩國關系已是如此,并且直到現在也未有太大改變。任何美國政客只要對以色列稍加批評,龐大的猶太游說團體就會埋葬他的政治生命,于是以色列不管是圍攻加薩還是空襲伊朗,美國都得為其提供武器,不得不從。
縱觀古今中外的人類歷史,恐怕難再發現這種宗主為藩臣所控、頭腦被尾巴操縱的特例。
原創不易,喜歡請轉發加關注,萬分感謝!
以后大部分內容都在知識星球更新,星球內容包括對歷史和時事的解讀,并分享私家人文資源,目前星球內有修明、青年普林尼、李競恒教授、蒙元史專家班布爾汗、竹溪哥等一眾大咖,歡迎大家加入知識星球交流互動!(100人后漲價為79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