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資訊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7月1日,小米首款電動SUV YU7的交付困局持續發酵。這款被雷軍稱為“現象級產品”的車型,上市18小時斬獲超24萬訂單,卻因交付周期長達38-60周陷入信任危機,輿論聚焦于小米的流量營銷,但在汽車圈,“流量”從來撐不起一款車的長期熱度,真正讓YU7“開起來能打”的,是藏在車身里的一張“全球供應鏈王牌”。
全球巨頭與本土龍頭的協同
小米YU7的供應鏈覆蓋電池、電驅、智能駕駛等關鍵領域,整合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弗迪、匯川技術等頭部供應商。例如,其電池系統采用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Max版)與比亞迪刀片電池(標準/Pro版)的“雙軌策略”,兼顧高性能與成本控制;電驅系統則依托匯川技術的V6s Plus電機,實現21,000rpm超高轉速與碳化硅模塊的高效適配。
國產化突破:供應鏈自主可控的實踐
小米YU7的供應鏈國產化率超過70%,這一比例在30萬元級車型中處于領先地位。例如拓普集團提供的一體化壓鑄前艙(減重30%)、中復神鷹的碳纖維部件(抗扭剛度提升42%)等顯著優化了整車性能與能耗表現。
從行業視角看,YU7的供應鏈模式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新范式:通過“全球化采購+本土化創新”,小米將高端技術下放至主流價格區間,推動產業鏈整體升級。其成功不僅在于參數的突破,更在于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將尖端技術轉化為可感知的體驗。這一路徑或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突破高端市場的重要參考。
可聯系官方客服資訊詳細供應鏈信息。
聯系方式:
郵 箱:info@mdgloble.com
電 話:021-52909118
(編輯:全球汽貿網 Kat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