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國出了一件大事,震驚了全國上下。那年,一位解放軍少將,名叫劉連昆,因為涉嫌間諜罪被抓了。這家伙可不是普通人,他是總后勤部軍械部的部長,管著軍隊的武器采購和制造,按理說是個位高權重的人物。可惜啊,他沒能守住底線,在金錢的誘惑下,背叛了國家和人民,成了臺灣軍情局的間諜。這事兒不僅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也讓大家看到軍隊內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逼著國家不得不重新審視怎么保護機密。
劉連昆這人,1933年出生在黑龍江齊齊哈爾一個普通家庭。1947年,解放戰爭打得正火熱,他才14歲就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小小年紀就上了戰場,膽子不小,而且表現得很出色,立了不少功。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他又去了朝鮮戰場,在后勤崗位上干得有聲有色,給前線部隊提供了不少支持,還得了個“人民功臣”的稱號。戰爭結束后,他沒閑著,進了解放軍后勤學院,專門學軍事后勤和裝備管理。靠著專業能力和踏實作風,他一步步往上爬,1984年當上了總后勤部軍械部部長,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那時候,誰能想到他后來會干出這種事兒呢?
人這一輩子,誰還沒點坎兒啊?劉連昆也不例外。1989年,他因為經濟問題被部隊查了,職位從少將降到了大校。不過,組織還算照顧他,保留了正軍級的待遇。可這事兒在他心里留下了疙瘩,他覺得自己干了那么多年,立了那么多功,結果就因為一點經濟問題被這么對待,太不公平了。私下里,他老跟同事抱怨,覺得自己被虧待了。這種情緒就像種子,埋在心里慢慢發芽,后來就成了他叛變的導火索。
1992年,臺灣軍情局看準了機會,通過一個叫張志鵬的中間人聯系上了他。張志鵬是個老狐貍,80年代就潛進大陸,表面上做生意,背地里搞情報。他摸準了劉連昆的心思,知道他有怨氣,就開始下套。他跟劉連昆聊了不少,提到了臺灣能給的豐厚報酬,還畫了個海外生活的“大餅”。劉連昆一開始還不信,覺得這事兒太冒險,可架不住張志鵬三番五次的游說,再加上金錢的誘惑,他的心就動搖了。最終,他點了頭,決定給臺灣干活。
1992年11月,劉連昆在廣州越秀公園跟臺灣軍情局六處的副處長王寶元偷偷見了面。這次會面算是正式敲定了他的間諜身份,代號“少康二號”。臺灣那邊開出的條件不低,每月3500美元的固定薪水,情報值錢的話還有額外獎金,加起來好幾百萬美元。這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啊!從那以后,他就開始把解放軍的機密情報往外送,包括部隊調動、武器裝備、軍事演習的計劃等等,啥都敢賣。
1996年臺海危機的時候,他的“功勞”尤其大。那年,解放軍在臺海搞大演習,想給臺灣當局點顏色看看。可劉連昆把演習計劃和部隊部署全漏給了臺灣,臺灣那邊早有準備,應對得滴水不漏,還把美國拉了進來。大陸這邊一看情況不對,只能臨時調整計劃。這事兒讓高層意識到,軍隊內部肯定有大問題,不然機密怎么可能泄露得這么徹底?
事情到了1999年3月,終于露餡了。國安部門先抓了一個叫葉炳南的臺灣間諜,這家伙扛不住審訊,把劉連昆供了出來。國安這邊雷厲風行,3月29日就直奔劉連昆家搜查。結果呢,在他家里翻出了600萬美元的現金,全都捆得整整齊齊,用塑料袋包著,一看就是藏起來的贓款。同一天晚上,他們得到消息,劉連昆正在北京東亞社區的一棟公寓里參加聚會。國安人員趕過去,當場把他抓了。
那次聚會挺蹊蹺的,有個叫“彼得”的外國人和一個年輕女子也在場。公安早就盯著他了,這次聚會正好給了他們抓人的機會。抓捕后,劉連昆被帶到看守所審訊。一開始他還嘴硬,說自己沒干啥違法的事兒。可國安拿出葉炳南的供詞錄音,再加上從“彼得”家搜出的證據,他的心理防線徹底崩了。通信記錄、情報副本,全都擺在他面前,想抵賴都抵賴不掉。最后,他老實交代了,從1992年開始就給臺灣干活,提供的情報包括裝備部署、導彈參數、演習計劃等等,啥都說了。
劉連昆這一交代,不光自己完了,還把別人也拖下了水。他供出了一個叫邵正宗的家伙,這人早在1989年就被臺灣策反,代號“少康一號”,1992年還拉了劉連昆入伙。兩人搭檔干了好幾年,建了個不小的間諜網。
1999年8月15日,軍事法庭在北京開了庭,秘密審判劉連昆和邵正宗。檢察官列出的證據鐵板釘釘,劉連昆提供了100多份情報,其中4份是絕密級的,直接影響了1996年臺海危機的局勢。邵正宗也好不到哪去,不僅自己送情報,還拉人下水,罪加一等。法庭沒手軟,認定他們犯了叛國罪和間諜罪,判了死刑,當天就執行了。劉連昆被押到刑場,槍決了結,邵正宗也沒逃掉。這判決不僅收拾了他們,也給那些有歪心思的人敲了警鐘。
劉連昆的兒子是個團級干部,結果因為幫他傳情報也被抓了。法庭看他參與得不多,判了15年。他的妻子其實早就看出點不對勁,發現他把機密文件帶回家拍照藏起來。她勸過好幾次,甚至拿命威脅,可劉連昆已經被錢迷了心竅,嘴上答應改,背地里還在外面租房接著干,最后還把兒子拉下水。妻子對他失望透頂,恨得咬牙切齒,死后連尸體都不肯認領,徹底跟他劃清了界限。
這案子破了以后,軍方和情報部門都坐不住了。1999年4月28日,中央軍委開了個“全軍隱蔽斗爭工作會議”,專門針對劉連昆案暴露的問題,搞了更嚴格的保密制度和人員審查。軍隊開始對高級軍官的背景和行為查得更嚴,免得再出這種幺蛾子。
臺灣那邊倒挺得意,2002年在戴笠紀念館忠烈堂給劉連昆立了個牌位,說他為臺灣情報工作“立了大功”。可在大伙兒眼里,這案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間諜案,國家安全虧得沒法算。
說起劉連昆干這事兒的手法,還真挺隱秘。他通常把機密文件帶回家,用相機拍下來藏好,再通過臺灣安排的中間人送出去。為了掩人耳目,他還老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尤其是跟外國人聚餐,裝得跟沒事兒人似的。可這些情報一出去,危害就大了去了。特別是1996年那次,臺灣拿了他的情報提前部署,美國還插了一腳,大陸的軍事計劃全被打亂,損失沒法估量。
那600萬美元的現金,他也不敢隨便花,怕露餡,就一直藏在家里。表面上過得挺簡樸,背地里卻干著賣國的勾當。國家安全被他這么一搞,傷得不輕,軍隊內部也因為這事兒敲響了警鐘。
劉連昆這人,早年是真不錯,打過仗,立過功,誰想到晚年會栽這么大跟頭。從一個功臣到叛國賊,說到底還是被錢迷了眼。他的故事讓人唏噓,也提醒大家,守住底線有多重要。國家安全這東西,不是一個人的事兒,得靠每個人盯著點。像他這樣的人,毀了自己不算,還連累了家人,害了國家,真是讓人搖頭嘆氣。
參考資料
錢亞平.臺海諜戰[J].黨政干部參考,2011,(06):53-5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