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曾經指出,作為全球首富,馬斯克也并不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而是“狡兔三窟”。具體來說,就是自己坐鎮美國,協調全球業務,并通過政治獻金、控制推特來影響美國政壇;其父親遠赴俄羅斯,對普京極盡吹捧之能事,以消弭因支持烏克蘭而與俄羅斯產生的不愉快;最后其母親“常駐”中國,定居上海,依托中國市場維系特斯拉的產業鏈安全,對沖美國政策風險。
“狡兔三窟”是咱們古人的智慧,但卻被“鋼鐵俠”用得爐火純青,事實證明,這并非是無的放矢,更非“杞人憂天”。據觀察者網7月1日的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日再次對馬斯克發出“嚴厲警告”,他表示,他將考慮“驅逐馬斯克”,不排除將其趕回“南非老家”的可能性,特朗普還威脅動用“政府效率部”(DOGE)來對付馬斯克,稱DOGE是一個可以“回頭吃掉馬斯克的怪物”,“是不是很可怕?”
同日早些時候,特朗普還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馬斯克獲得的政府補貼“比歷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沒有這些補貼,他可能就得關門”,馬斯克將“不再有火箭發射、衛星或電動汽車生產”,“我們國家可以節省大量資金”。很顯然,特朗普對馬斯克“很不爽”,對后者發出了多個“嚴重威脅”,包括取消政府合同,包括對其進行調查,甚至包括將其“驅逐出境”,以懂王的性格,這絕非“說說而已”。
那么,馬斯克又怎么“惹惱”了特朗普?還是那個“大而美”法案。就在近日,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進入辯論表決狀態,而具有相當號召力的首富馬斯克,再次對這一法案“猛烈開火”,宣布哪個議員敢支持,他就用錢將其“選下去”,支持別的議員“取而代之”,馬斯克還怒批特朗普領導的共和黨是“豬黨”,如果法案通過,他就會組建“美國黨”,團結全國大多數中立選民來對抗共和黨。
由于馬斯克的炮轟,使得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差點在參議院“胎死腹中”,還是副總統萬斯“一票定音”,以51比50勉強通過。差點“陰溝里翻船”,此事之后,特朗普“出離憤怒”,法案剛通過,就發文警告馬斯克,并威脅將其“驅逐出境”。特朗普會否取消馬斯克的政府合同,咱們姑且不說,但就“驅逐出境”而言,特朗普有沒有可能這么做?應該說,的確不能排除這一可能性。
一方面,特朗普的“前軍師”、前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就曾公開表示,馬斯克“簽證信息可能造假”,馬斯克獲得簽證的時候“不是學生”,在其完成歸化的過程中,“他發布了虛假信息”。班龍的指控未必是事實,但這的確是一個可以調查、利用的點,如果想挖,還是有操作的空間的。資深共和黨策略師斯圖爾特·史蒂文斯就暗示,馬斯克之所以支持移民政策,就是因為他本身就是“非法移民”。
另一方面,可以用“危害國家安全”或“重大經濟犯罪”來設計馬斯克。今年3月下旬,《紐約時報》曾爆料稱,馬斯克將聽取“對華作戰計劃”的絕密簡報,其內容涉及“對華軍事戰略部署”,包括印太地區的核心機密,如核部署代碼等等。次日,馬斯克前往五角大樓,與防長赫格塞思密談長達80分鐘。這顯然是可以利用的一點,此外特朗普還能動用DOGE來調查馬斯克的“經濟犯罪”,一樣可以達到“驅逐”的目的。
因此,如果馬斯克繼續和特朗普對著干,以特朗普的性格,那確實是干得出“驅逐”這樣的事情的,雖然在美國的歷史上,還沒有類似地位人士被驅逐的先例。特朗普之所以還沒有動手,一方面是因為雙方還沒有完全撕破臉,沒有上升到“人身攻擊”的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特朗普還有其他手段“拿捏”,但關鍵在于,馬斯克“忍得住”嗎?如果馬斯克“忍不住”,恐怕就很難善了了。
因為就在特朗普威脅驅逐馬斯克后,后者立馬就發文反擊,馬斯克寫道,“真想繼續加碼啊,太想太想了,不過眼下我還是得克制一下。”這不是“忍一忍”的節奏,這是鋼鐵俠在“憋大招”的節奏,所以,馬斯克會否與特朗普徹底翻臉,會否被驅逐,其實是值得關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