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新出爐的數(shù)字讓人倒吸一口涼氣——中國3月又拋了189億美元美債,持倉跌到7654億美元創(chuàng)了16年新低。
更絕的是,美國那邊有學者跳出來說什么"永續(xù)實體"不用還債,這不就是明擺著要賴賬嘛!
老美真敢對咱們耍無賴?這回中國為啥下手這么狠?
這臉皮也太厚了吧
誰能想到,堂堂超級大國竟然研究起"賴賬學"來了。前標普全球首席經(jīng)濟學家謝爾德那番話簡直刷新了三觀,說什么美國作為"永續(xù)實體",債務根本不需要還清,到期還款就是個"謬論"。
聽聽這話,就像欠了錢的老賴拍著胸脯說"我這人長生不老,錢嘛慢慢還"。這套歪理聽著就讓人來氣,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啥時候變成了高深理論?
說白了,這就是美國現(xiàn)在的真實寫照——債臺高筑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美債總額已經(jīng)突破36.22萬億美元,每天光是利息支出就高達30億美元,相當于每秒鐘燒掉3萬多塊錢。
這種速度,就算是印鈔機也追不上啊。更要命的是,2025年4到6月,有將近6.5萬億美元的美債即將到期,這個窟窿大得能把整個美國財政給撐爆。
所以才有了謝爾德這種"理論家"跳出來放風,試探全世界能不能接受美國公然違約的可能性。這不就是耍流氓的預備動作嘛,先放出風聲看看反應,如果大家都默不作聲,說不定就真的撕破臉皮不認賬了。
山窮水盡的窘迫相
老美現(xiàn)在的日子是真的不好過,簡直是四面楚歌的節(jié)奏。先說債務這攤子事,每年光是利息支出就超過1萬億美元,比整個國防開支還要高,這錢花得心疼不心疼?
更雪上加霜的是,盟友們現(xiàn)在也不給面子了。G7峰會上推行什么"對等關稅"政策,結果除了英國勉強配合,其他國家都在打太極。特朗普氣得當場離席,跟歐盟那幫人鬧得很不愉快,這場面想想都覺得尷尬。
最致命的還是稀土這張牌被中國握在手里。美國那些高精尖的軍工設備,從F-35戰(zhàn)斗機到薩德導彈系統(tǒng),哪樣離得開稀土?中國一限制出口,五角大樓的庫存就像沙漏里的沙子,眼睜睜看著一天天減少。
有報道說,美國多家科技企業(yè)因為稀土斷供已經(jīng)陷入停擺,就連轉(zhuǎn)移到拉美、非洲建廠都解決不了問題,因為核心原料還是得從中國來。這就像做菜缺了鹽,再高超的廚藝也白搭。
特朗普現(xiàn)在騎虎難下,一邊要維持強硬姿態(tài),一邊又急著想跟中國談條件。6月以來,他多次釋放訪華信號,嘴上說什么"中美關系很重要",其實核心訴求都寫在臉上了——希望中國別再減持美債,放開稀土限制,最好還能在關稅問題上網(wǎng)開一面。
問題是,現(xiàn)在的美國還有啥籌碼跟中國談判?當年那套胡蘿卜加大棒的把戲,現(xiàn)在胡蘿卜變小了,大棒也揮不動了。
咱們這招太毒了
面對美國這副想賴賬的嘴臉,中國的反制可以說是毫不留情。從2022年開始,中國手里的美債就一路走低,現(xiàn)在持倉量只有巔峰時期的一半都不到。
這次一口氣減持189億美元,看似數(shù)字不大,但時機掌握得相當精準。正好卡在美國財政最緊張的當口,6月底有數(shù)萬億美債到期,中國這時候抽手,就像在美國脖子上再勒緊了一圈繩索。
更聰明的是,咱們的減持策略不是一刀切,而是有選擇性的精準打擊。專門針對美國最需要再融資的期限品種下手,讓美國財政部在拍賣新債時不得不提高收益率來吸引買家。
這招的厲害之處在于,美國發(fā)新債的成本越高,債務雪球就滾得越快,最后把自己給活活拖死。就像高利貸一樣,越借越多,越多越還不起。
不只是金融層面,稀土出口管制這張王牌打得更準。中國控制著全球近60%的稀土開采和90%的精加工能力,這可不是說斷就斷的小買賣,而是能讓美國軍工產(chǎn)業(yè)瞬間休克的超級武器。
有意思的是,其他國家看到中國這么干,也開始有樣學樣。加拿大4月直接拋了578億美債,日本雖然還保持第一的位置,但也在悄悄減持。這種示范效應比任何外交辭令都管用,用事實告訴全世界:美債已經(jīng)不再是無風險資產(chǎn)了。
從被動的"冤大頭"到主動的"規(guī)則制定者",這個角色轉(zhuǎn)換可以說相當漂亮。咱們不再看美國臉色行事,而是用實際行動告訴華盛頓:想耍無賴?咱們奉陪到底!
新時代悄悄來了
更深層的變化其實已經(jīng)在悄悄發(fā)生。中國銀行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到64.1萬億元,同比增長22.5%。這個數(shù)字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國際貿(mào)易開始繞過美元結算。
從貿(mào)易結算貨幣到投資儲備貨幣,人民幣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挑戰(zhàn)美元霸權。雖然目前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還只有4%左右,但增長勢頭相當強勁,特別是在亞洲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美元這座看似堅固的霸權大廈,其實地基早就出現(xiàn)了裂縫。當年靠著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美元=黃金"信用,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美元=美債"的龐氏騙局。問題是,當債務多到還不起的時候,這個游戲還能玩多久?
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正在創(chuàng)30年新高,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大家都在為"后美元時代"做準備,只是還沒到完全攤牌的時候。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不是激進的挑戰(zhàn)者,而是務實的建設者。
通過CIPS跨境支付系統(tǒng),中國正在構建一套獨立于SWIFT的國際支付網(wǎng)絡。這不是為了對抗誰,而是為了給全世界提供更多選擇。當美國動不動就把金融當武器的時候,有備選方案總是好的。
這場博弈的最終結果,可能不是某個貨幣完全取代美元,而是多極化貨幣體系的形成。人民幣、歐元、日元各自在不同區(qū)域發(fā)揮主導作用,美元仍然重要,但不再是唯一選擇。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想要永遠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國家,最終都會被時代拋棄。美國如果真的選擇賴賬這條路,那就是在加速自己霸權的終結。
結語
說白了,這場較量早就不是簡單的債務問題了。美國想耍無賴,咱們奉陪到底;想講規(guī)則,咱們更在行。人民幣國際化這步棋,下得穩(wěn)也下得準。
美元霸權這座大廈,看著還挺結實,其實地基早就松動了。咱們每減持一筆美債,就是在這座大廈上敲下一顆釘子。不是要它馬上倒塌,而是要讓它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你一家說了算。
你覺得中國下一步會怎么出招?歡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