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梅,上海進入今年第一個高溫周,七天最高溫均突破35℃高溫線,到今天,今年的高溫天數已達12天。本周后期,氣溫進一步走高,最高氣溫或可近40℃。
酷熱難耐的天氣持續籠罩申城,醫院各個科室也陸續出現了“夏季典型病人”。新民晚報記者近日接連走訪多家醫院,臨床專家紛紛說,要安然度夏,得留意不少細節。
冰飲解暑 也要適量
在龍華醫院兒科李文主任醫師的門診,記者遇到了一位因“咳喘1天”前來就診的小朋友。男孩7歲,既往過敏性鼻炎、喘息性支氣管炎、反復呼吸道感染。原本中藥調理下,半年多沒來看醫生了。
這次是因為家庭聚餐,一時沒忍住,多喝了幾杯冰果汁。他當晚嗓子開始干癢不適,咳嗽越來越頻繁,第二天早晨情況加劇,于是送醫尋求幫助。“都以為他身體挺好了!唉,醫生曾經的囑咐都忘記了!”家長的話語里滿是后悔。
醫生的叮囑是什么呢?過敏體質兒童盡量避免冷飲,如果是夏季三伏天,一周最多兩次,每次一個小冰淇淋,且不要空腹時吃;冰箱冷藏的水果、酸奶等,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接近常溫后再食用,不宜多吃。
在中醫眼里,夏季人的脾胃功能偏弱,稍微吃點油膩、生冷、辛辣的東西就容易出現不適。該院中醫經典病房主任醫師周時高建議,如果想吃冷飲解饞,最好選對時間再吃——中午陽氣最盛時吃、飽飯后吃、含幾秒鐘再咽、一次別吃太多。
“另外,建議夏日不要在運動或勞作過后猛吃冷飲,更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兩次間隔至少要2小時。”周時高說。
冷熱夾擊 心梗危機
在岳陽醫院心內科,新民晚報記者看到,高溫炙烤下,前來就診的病人不少,很多突發心血管問題的患者,都是因為“高烤”模式。
51歲的患者王先生是名銷售經理,這幾天外勤跑業務。頂著烈日,很快便汗流浹背。回到辦公室后,他直接對著空調出風口吹了好一會兒。可沒過多久,王先生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劇烈的壓榨性疼痛,喘不過氣。同事趕忙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心電圖檢查提示,王先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情況非常危急,后經急診冠脈介入手術后才轉危為安。
“王先生的遭遇其實就是‘冷熱夾擊’下導致心梗的典型案例。”該院心內科馮燦副主任醫師介紹,高溫環境下,人體的皮下血管會擴張,以幫助散熱,此時血流會更多地分布在體表。當突然進入一個溫度過低的空調房時,全身血管會因為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而急劇收縮,尤其是冠狀動脈。這種劇烈的收縮可能導致血管內不穩定的斑塊破裂,形成血栓,瞬間堵死血管,從而引發急性心肌梗死。這種從酷熱到驟冷的切換,對心臟血管來說,無異于一次“極限挑戰”,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人尤其要當心。
那在這炎炎夏日,怎么守護好我們的心臟呢?馮燦給出一份“護心指南”——科學補水,小口慢飲;拒絕“溫差刺客”,內外溫差不超8℃;管好情緒,心靜自然涼;清淡飲食,少食多餐;避開“毒日頭”,運動要“溫柔”;遵囑服藥,切勿擅停。
保存不當 西瓜“背刺”
76歲的陳阿婆,這幾天可遭罪了。數日前,阿婆吃了幾塊冰箱里的隔夜西瓜,出現了腹瀉。由于老人平素有些輕微的便秘,想著“通暢”了就并未及時就醫;直到出現頭暈乏力,精神萎靡,才被送到岳陽醫院急診。
經檢查發現:阿婆出現嚴重脫水及低血壓的情況——起因便是食用保存不當的西瓜引起急性胃腸炎,加之高齡和基礎疾病,引起并發癥,導致病情發展迅速。后經過醫護團隊16天的監護和治療,阿婆的病情才得以穩定出院。
岳陽醫院急診醫學科郭健主任醫師提到,類似陳阿婆的情況在急診時有發生。前幾年高溫天,一家三口在晚餐后吃了常溫放置一天的西瓜,相繼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癥狀,被緊急送往岳陽醫院。最終確診為沙門氏菌感染引發的細菌性腸炎。其中孩子發燒至39.8℃,幸好救治及時,才未造成更嚴重后果。
郭健提醒,冰箱低溫雖能抑制部分細菌繁殖,但非無菌環境。西瓜切開后必須立即包上保鮮膜或放入密封盒冷藏,避免裸露,切開的西瓜即使冷藏也應在一天內吃完。
“在高溫環境中,細菌繁殖非常快,謹記不要食用室溫下放置4小時以上的切開的西瓜。”郭健說,“此外,切瓜的刀具、案板要與生食分開使用,防止交叉污染。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冰鎮≠安全,干凈≠無菌,很多細菌并不會導致食物變味,卻可能引發胃腸炎。”
“涼席皮炎” 痛苦難言
龍華醫院皮膚科,夏季總有那么幾位“涼席皮炎”的患者。這不,1歲寶寶睡舊藤席后,全身紅疹水皰,確診丘疹性蕁麻疹;還有,年輕小伙一覺醒來發現手臂、小腿、腰腹部冒出數個豆大的紅疹,還伴隨著劇烈瘙癢……
“那位1歲的寶寶皮膚呈紡錘形紅疹,經問詢得知是一兩天前接觸未經清潔的涼席,后皮膚點刺試驗查出螨蟲過敏。”醫院皮膚科主任宋瑜告訴記者。
宋瑜說,舊涼席除螨要遵循“五字訣”:清、曬、吸、藏、避——
“清”是指深度去污除蟲,應該用溫水+小蘇打(50克)+75%酒精(20毫升)混合,擰干毛巾反復擦拭涼席縫隙,用花露水噴灑是沒用的;“曬”是用高溫滅殺螨蟲,藤席或草席應在烈日下正反面暴曬不低于2小時,竹席或牛皮席可隔濕布熨燙(60℃以上持續5分鐘);“吸”則是除塵防殘留,可在曬后用吸塵器沿縫隙吸除蟲尸、皮屑(減少過敏原),或用膠帶反復黏貼席面,物理清除殘留;“藏”的意思是收納防潮抑螨,在換季時將涼席卷緊,外層裹純棉布防塵,箱內放樟木條+除濕袋(樟腦丸兒童家庭慎用);“避”指的是高危人群優選材質,過敏體質或嬰幼兒可選亞麻涼席,其他涼席的選擇優先級是竹纖維>藤席>草席(縫隙越大越藏螨)。
“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劇癢的皮膚病,從高峰期到癥狀緩解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有市民會用一些網紅產品清涼止癢,但收效不大。”宋瑜指出,正確的緊急處理是,冰敷患處10分鐘,減少抓撓;水皰未破時用爐甘石洗劑外涂,口服抗組胺藥(如西替利嗪);出現膿皰、發燒立即就診,防繼發感染。
原標題:《熱出病了,不是中暑!“夏季典型病人”涌現,要安然度夏,得留意不少細節!》
欄目編輯:易蓉 圖片來源:東方IC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郜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