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現在的伊朗最想弄死的是誰嗎?
可能有人會說,那肯定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啊。
畢竟,不談此次伊以沖突,在之前的十數年間,內塔尼亞胡可對伊朗發動的多次襲擊,不知道殺死了多少伊朗的高官要員。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以目前伊朗的國內輿情來看,他們最想殺的卻并非內塔尼亞胡,甚至也不是特朗普,而是阿根廷外交官格羅西。
這是為什么呢?
誰在操控伊朗的“死亡名單”?
2020年11月27日,伊朗核物理專家法赫里扎德在德黑蘭街頭遇襲身亡。
現場照片顯示,兇手用機槍對車輛進行瘋狂掃射,法赫里扎德身中13彈當場死亡。
事后,以色列摩薩德雖未公開承認,但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是其“斬首行動”的又一“杰作”。
然而,隨著更多細節浮出水面,這場暗殺背后的真相遠比表面更加驚心動魄。
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時,總能精準鎖定20多名高官及核專家住所,這份堪比衛星定位的“死亡名單”究竟從何而來?
2023年,一份泄露的絕密文件在中東情報圈炸開了鍋。
文件顯示,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核查資料中的伊朗核設施坐標、科研人員工作軌跡,與摩薩德掌握的暗殺目標信息高度重合。
這些本該用于監督核不擴散的“核查工具”,竟成了殺人兇器的“導航儀”,而矛頭直指時任IAEA總干事格羅西。
伊朗情報部門掌握的線索顯示,格羅西團隊不僅默許核查人員與以色列情報機構接觸,甚至主動提供伊朗核科學家的詳細信息。
更令人咋舌的是,有消息稱,摩薩德曾向IAEA索要特定暗殺目標的日常出行細節,而這些信息在不久后便出現在法赫里扎德遇刺案的策劃材料中。
時間線堪稱詭異:2020年法赫里扎德遇刺當天,IAEA核查小組恰好在伊朗進行所謂“例行檢查”,檢查路線與法赫里扎德的必經之路相隔不到兩公里。
不過,IAEA的“雙標操作”早已不是秘密。
面對伊朗核計劃,核查人員幾乎是“地毯式搜查”,連廢棄的倉庫都不放過;但對以色列傳聞中的90枚核彈,卻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2024年,聯合國大會上,伊朗代表當眾質問:“IAEA對伊朗核設施的監控細致到能數清實驗室的燒杯數量,為何對以色列核武庫卻連一次正式核查都沒有?”
社交媒體上,“IAEA的雙重標準”話題瞬間登上熱搜,網友直言:“這個機構的‘核不擴散’標尺,根本就是看誰聽美國的話。”
當伊朗民眾還在對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的強硬政策感到憤怒時,情報界早已將矛頭指向更危險的幕后角色。
畢竟,軍事打擊只是表象,真正讓伊朗核計劃陷入被動的,是那些藏在“國際規則”外衣下的情報滲透。
好在伊朗也不是一味的忍受,其反擊來得迅猛又直接...
從“核博弈”到“追殺令”
2024年底,伊朗議會全票通過法案,宣布無限期凍結與IAEA的合作,禁止其核查人員進入任何核設施。
革命衛隊隨即展開“清網行動”,短短兩周內抓捕700多名涉嫌向境外提供情報的“內鬼”。
但令人不解的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始終保持沉默,這種反常態度讓外界嗅到了高層矛盾。
有中東問題專家分析,哈梅內伊不公開表態,實際是默許不同派系在“是否加速核武研發”上博弈。
強硬派主張報復IAEA后全力推進核計劃,溫和派則擔心徹底撕破臉會讓伊朗陷入更孤立的境地,畢竟對外尋求支援的道路充滿荊棘...
沖突結束后,伊朗外長火速飛往莫斯科,帶著巨額石油訂單希望換取軍事援助。
然而俄羅斯一句“俄語國家不與以色列為敵”直接澆滅希望,普京甚至在會談中公開勸誡伊朗“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
向東看的嘗試也沒成功,伊朗試探性詢問采購先進防空系統和無人機時,得到的回應是“優先考慮雙邊貿易平衡”。
這種冷遇背后,是大國不愿在中東局勢不明朗時輕易站隊,也讓伊朗徹底暴露在地緣政治的孤立處境中,而伊朗的核武問題更像一團理不清的亂麻。
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多次公開表態“伊朗絕不尋求核武器”,但國際原子能機構2025年公布的數據顯示,伊朗的鈾濃縮豐度已經突破60%。
要知道,武器級濃縮鈾的標準是90%,60%這個數字意味著伊朗離真正的核武門檻只差臨門一腳。
網上炸開了鍋,不少人嘲諷伊朗“又當又立”,但背后的邏輯其實充滿無奈...
無核國家的“帶毒生存”困境
看看伊拉克和利比亞,卡扎菲當年主動棄核,最后落得身首異處。
反觀朝鮮,憑借核武器在國際舞臺上站穩腳跟,這種鮮明對比,很難不讓伊朗重新掂量核技術的分量。
以色列這邊,內塔尼亞胡的態度直接把局勢推向懸崖邊緣。
2024年,他在國會演講時公開放話:“為了阻止伊朗擁核,不排除軍事推翻其政權”。
更勁爆的消息隨后流出,美國五角大樓曾秘密制定針對伊朗核設施的暗殺計劃,雖然白宮最終否決了提案,但這種“擦邊球”操作,讓伊朗徹底看清了對手的底線。
被逼到墻角的伊朗也亮出底牌,革命衛隊指揮官2023年透露,伊朗正在秘密推進洲際導彈計劃,目標是三年內生產上萬枚遠程武器,射程覆蓋美國本土。
這不是虛張聲勢,伊朗在導彈技術上的突飛猛進,已經讓中東的火藥桶隨時可能爆炸。
在這場博弈里,全球秩序的殘酷真相暴露無遺。
對無核國家來說,自證清白根本沒用——就算伊朗敞開大門讓IAEA檢查,西方照樣能找到借口施壓;可一旦真的擁核,立刻就會面臨全方位制裁。
敘利亞、伊朗這些年的遭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網上有個扎心的總結流傳很廣:“當美國說你有核武時,你最好真有——否則連IAEA都能要你命”。
這話雖然偏激,但確實道出了弱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無奈。
未來中東局勢會如何發展?當大國博弈遇上小國求生,更大的風暴或許還在后頭...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