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智能手機銷量整體停滯,但蘋果憑借智能定價、補貼和廣泛的iPhone 16產品線實現了逆勢增長。2025 年第二季度,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實現了高個位數增長。得益于促銷活動以及對 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Pro Max 機型的需求,銷量出現罕見的增長。
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稱,盡管整體市場增長溫和,但蘋果 5 月份的降價提振了業績。預計 2025 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將同比小幅增長。
華為領跑各大品牌,預計將在本季度占據榜首。618購物節期間的消費持平,但由于國家補貼計劃,5月份的銷售額有所改善。
蘋果的業績也反映了這種模式。購物季期間,三款iPhone機型躋身暢銷榜前半段。分析師警告稱,如果計劃中的補貼削減措施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動機,2025年下半年的增長可能會放緩。
各種 iPhone 型號的影響
蘋果還受益于 2025 年初發布的iPhone 16e。這款低成本機型幫助蘋果在中國競爭激烈的中端市場吸引了更多注重預算的買家。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各廠商)。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iPhone 16e 擴大了蘋果的高端用戶群體,并提升了整體銷量。與 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16 Pro Max 相結合,它在各個價位段都取得了強勁的業績。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消費者對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高端商品的支出更加謹慎。
在這種環境下,補貼和促銷已成為維持銷售的重要手段。品牌面臨著向猶豫不決的買家證明價格合理的壓力。
對蘋果的長期影響
蘋果在中國面臨激烈競爭。華為在前幾年因制裁導致銷量下滑后,正在重新奪回市場份額。小米、Oppo 和 Vivo 則以激進的定價和先進的功能瞄準價格敏感型客戶。
在關鍵銷售時段,蘋果必須保持其高端形象,同時在價格上展開競爭。該公司在618節前下調了iPhone 16的價格。此舉鼓勵買家在競爭對手推出折扣之前升級手機。
盡管6月份的節日銷售業績與去年同期持平,但這一策略仍然提振了5月份的銷量。蘋果選擇在這個時候推出這一策略,表明其對中國市場促銷活動的了解。
2025年618活動期間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中國政府補貼支撐了需求。這些計劃旨在刺激消費支出并促進本地生產。
分析人士警告稱,2025年晚些時候這些補貼的減少可能會暴露出潛在需求的疲軟。如果沒有激勵措施,市場增長可能會放緩甚至逆轉。
蘋果第二季度強勁的業績證明了其在中國高端市場的穩固地位。但能否保持這一成功并非板上釘釘。競爭對手正在縮小硬件差距,同時降低價格。
在小城市的增長取決于能否觸達更多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蘋果需要在高端品牌和更廣泛的市場吸引力之間取得平衡。
歷史比較和供應鏈
蘋果目前的勢頭是在經歷了多年的市場波動之后才得以實現的。疫情擾亂了供應鏈,削弱了需求。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了不確定性。
該公司過去曾通過本地化生產和根據中國消費者偏好調整營銷策略而復蘇。市場依然難以預測,監管風險和地緣政治壓力依然存在。
蘋果公司擴大了本地制造規模,以降低進口成本并緩解監管方面的擔憂。該公司還擴大了在中國的零售業務。這些投資有助于在消費者口味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建立品牌忠誠度并提升服務質量。
蘋果第二季度的業績展現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韌性。隨著補貼減少、競爭加劇以及消費者的消費更加謹慎,蘋果需要不斷適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