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7月3日電 題:重慶巫山:民族鄉“清涼”資源帶火避暑經濟發展
作者 陳媛
盛夏暑氣來襲,在重慶市巫山縣鄧家土家族鄉楠木村,韻秀山莊農家樂老板左茂興正高興地收拾著客房,準備迎接前來避暑的客人。“客人都是從湖北來避暑的,鄧家清涼的氣候條件帶動避暑旅游的發展,我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左茂興說。
鄧家土家族鄉平均海拔1550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2%,生態資源優勢明顯,與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龍坪鄉相鄰。隨著盛夏到來,當地清涼的氣候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避暑,房源供不應求。
圖為俯瞰楠木村景色。俞成 攝
群山環抱間,楠木村隱藏在山巒之巔,村里的建筑極具土家建筑風格,夏季平均氣溫在20℃左右。“‘窮’‘遠’‘偏’是原來鄧家鄉的標簽,我當兵退伍返鄉尋求發展機會,楠木村優美的生態環境,讓我萌生了依山就勢、因地制宜做生態經濟的想法。”譚軍吾說。
2017年,譚軍吾發現龍坪鄉依托生態資源,農家樂避暑經濟發展蒸蒸日上,他多次前往考察后,率先將自己的房子開辦成農家樂進行發展,由此楠木村走上了生態資源變經濟資源的道路。
萬事開頭難,拓展客源、打響避暑知名度更是難上加難。譚軍吾說:“開始沒有客源,就去高坪站發名片介紹楠木村,到武漢尋找旅游公司合作拓展客源;同時,村里做好客情服務,讓游客實實在在感受到楠木村風景好、人情好、體驗好,口口相傳把避暑口碑做起來,客源自然就不愁了。”
“我的8間房已經全部訂完,兩個月收入有6萬余元。”左茂興表示,如今夢想照進現實,高山上的家開出幸福之花。
此外,為了充實村集體經濟,楠木村將6套閑置房改造成“1750民宿”,以每套每晚收費198元,月租每套不低于4000元出租,年收入超10萬元,成為當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生動案例。
“鄧家鄉將‘民族文化+生態旅游’結合起來,創新踩堂戲、擺手舞、背二哥號子等體驗項目,有利于發展生態康養旅游業。”巫山縣鄧家土家族鄉黨委書記陳藝表示,目前鄉里已形成池塘特色村寨、伍緒康養院落、楠木美麗小院高山避暑集群,發展農家樂60家。
近年來,巫山縣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支持民族鄉發展,出臺了專門支持民族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化鄉村全面振興的工作方案。同時,該縣縣委統戰部積極發揮統戰力量,引導當地村民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清涼”資源發展“避暑經濟”,讓更多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飯”。(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