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特朗普的90天關稅倒計時還在滴答作響時,中國的反擊已經悄然落地。
一紙加稅通知書,30個國家瞬間收到“天價賬單”,最高稅率竟然飆升至103%!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如果一噸價值1萬美元的進口商品,轉眼間就要繳納超過1萬美元的關稅。
那些爭相向華盛頓“獻媚”、試圖用出賣中國利益來換取美國關稅減免的國家,萬萬沒想到中方的反制來得如此迅猛而精準。
就連一直游走在中美之間的印尼也收到了“罰單”,這場看似平靜的貿易博弈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較量?
90天關稅倒計時,中方警告反制
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的第一把火,就是那個讓全世界都頭疼的關稅大棒,宣布對貿易國增加“對等關稅”。
不過在4月9日他宣布給75個國家90天的關稅豁免期,這個消息一出,可以說是給了不少國家喘息的時間。
但90天的期限馬上就要來到了,在7月9日就要到期了。
而隨著期限的一步步臨近,各國政府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紛紛派出代表團和美國談判,生怕錯過這最后的“上岸”機會。
歐盟的表現最為典型,一邊派遣貿易專員前往華盛頓進行緊急磋商,一邊在布魯塞爾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如何應對美國的關稅威脅。
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親自給特朗普打電話,希望能夠為法國企業爭取到更多的緩沖時間。
韓國的動作更是迅速得讓人驚訝,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在接到消息后的第二天就飛往華盛頓,隨行的還有三星、LG等大企業的高管。
這些財閥巨頭顯然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畢竟美國市場對于韓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就在各國忙著向美國獻殷勤的時候,中國方面的態度卻異常明確和堅決。
6月28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鄭重表態,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
這個表態雖然措辭平和,但釋放的信號卻異常強烈——中國絕不會坐視某些國家出賣中國利益來討好美國。
其實這種表態其實一點都不意外,畢竟在全球化深度發展的今天,各國經濟聯系如此緊密,任何試圖通過損害別國利益來獲得短期好處的做法,都是不可持續的。
更何況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巨大的市場和完整的產業鏈,任何國家都不可能輕易放棄這樣的合作伙伴。
再加上中方的警告并非空穴來風,那哪些國家在和美國談判的時候,試圖犧牲中國的利益為代價。
試圖犧牲中國利益
當各國政府忙著在中美之間尋找平衡點的時候,它們在華盛頓的具體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
印尼的表現最為典型,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中,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爾朗加·哈爾塔托直接向美方提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建議。
愿意與美國共同投資開發鎳礦和稀土項目,但中國在印尼投資了近60億,建造最大的電池工廠,已經啟動開工儀式了。
再加上中美現在的稀土博弈,已經是全球皆知的事情,也到了關鍵的時候,而印尼此時的這個提議簡直就是在拿中國的資源利益來換取美國的關稅減免。
而韓國也有了動作,6月26日韓國政府宣布,韓國產業部經過漫長的調查取證,最終認定中國產品構成傾銷威脅,損害了本土鋼鐵企業的利益。
因此對中國進口的不銹鋼厚板增加21.62%的反傾銷稅率,雖然不算最高,但這個為期五年的懲罰性措施,足以重塑兩國鋼鐵貿易格局。
說實話看到韓國這樣的表現,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中國市場對韓國經濟的重要性有目共睹,韓國每年從中國賺取的貿易順差高達數百億美元。
現在為了討好美國,韓國竟然愿意放棄這些既得利益,這種短視的做法簡直讓人無法理解。
歐盟的兩面派做法更是讓人感到惡心,一邊派遣高級別代表團前往北京,請求中國在稀土供應方面給予“特殊照顧”。
另一邊卻在華盛頓承諾要在關鍵礦物供應鏈方面與美國“深度合作”,在G7會議上更是將中國國際上稀土的主導地位稱為是“武器化”。
在稀土這個事情上試圖抹黑我國,同時也表示將會和美國的一起解決我國的貿易失衡的問題。
隨著7月9日這個關鍵時間節點的臨近,國際貿易形勢變得越來越緊張。
各國都在努力尋找一個既能滿足美國要求,又不會過度損害與中國關系的平衡點。
但是在當前這種高度對立的國際環境下,這種平衡點是否真的存在,恐怕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那些急著向美國“投名狀”的國家,很可能低估了中國的反制決心和能力,在接下來的博弈中,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中國精準反制,背叛者付出代價
中國的反制來得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
就在各國還在華盛頓的談判桌上忙著討價還價的時候,中國商務部一紙公告,直接給30個國家送上了“天價賬單”。
這次反傾銷稅的征收范圍之廣、力度之大,完全超出了國際社會的預期。
其中中國對韓國進口的冷軋不銹鋼板征收20.2%到103.1%不等的反傾銷稅,個別韓國企業達到了103.1%的最高稅率。
想想看,一噸價值1萬美元的韓國鋼材,加上這個稅率后就變成了2萬多美元,韓國企業還怎么在中國市場上競爭?
平時中國在國際貿易爭端中都比較克制,即使征收反傾銷稅,稅率也很少超過50%。
這次直接飆到103%,明顯是要殺雞儆猴,給其他國家看看什么叫做“精準打擊”。
歐盟也沒能逃過這一劫,中國對歐盟進口的不銹鋼產品征收43%的反傾銷稅,適用于歐盟所有的公司,也就是說歐盟27個同盟國的公司都會受到影響。
這個數字看起來比韓國的103%要溫和一些,但考慮到歐盟向中國出口鋼材的規模,這個影響絕對不容小覷。
德國蒂森克虜伯、意大利阿賽洛米塔爾這些歐洲鋼鐵巨頭,現在都得重新考慮自己的對華出口策略了。
有意思的是,中國對印尼的稅率相對較低只有20.2%,但別小看這個數字。
印尼作為全球鎳生產國,其鋼鐵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本來就有成本優勢,現在加上這20.2%的稅率,印尼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肯定是有影響的。
從受影響的行業來看,中國這次的反制措施可謂是“精準制導”。
鋼鐵行業是這些國家對華出口的重要領域,也是它們制造業的基礎,打擊這個行業,等于是直接切斷了這些國家的一條重要財路。
還是中方說的那句話,如果任何一方想要犧牲中國的利益換取美國的關稅減免,這樣的事情是堅決反對的,同時也會堅決的進行反制。
環球網2025-06-30——反對犧牲中方利益,呼吁站在正義一邊!中方就美關稅談判再發警告
中國商務部2025-06-30——商務部公告2025年第33號 公布對原產于歐盟、英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進口不銹鋼鋼坯和不銹鋼熱軋板/卷所適用反傾銷措施的期終復審裁定
觀察者網2025-06-30——印尼提議:可以和美國共同開發關鍵礦產
韓聯社2025-06-26——韓敲定對自華進口不銹鋼厚板征收21.6%反傾銷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