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網紅晚晚在直播間舉起那款宣稱“三秒卷出大波浪”的卷發棒時,或許連她自己都沒想到,這場精心策劃的帶貨秀會以如此尷尬的方式收場。假發在卷發棒下“一秒回直”的畫面,不僅讓“晚晚直播賣卷發棒翻車”成為熱搜詞條,更撕開了直播帶貨行業光鮮亮麗背后的粗糙與敷衍。
這場鬧劇的荒誕感,堪比一場行為藝術。直播間里,晚晚頂著精心打理的發型,用假發演示卷發棒效果,結果卻成了大型“翻車現場”。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面對網友質疑,晚晚和商家開始互相“甩鍋”——晚晚稱“我們事先沒有試”,商家則急于劃清界限,稱是主播個人行為。這種敷衍了事的態度,將直播帶貨行業的浮躁心態暴露無遺。
然而事后,疑似晚晚微博小號“廢話超多的大美女不倒翁”回復網友稱:“這個卷發棒只能卷真發不能卷假發”、“lena確實是我自己喜歡用了很久的卷發棒品牌。上一場xhs直播是合作帶貨的,可能黑粉惡意沖擊,品牌客服不了解具體情況吧!”
晚晚與品牌方各執一詞的回應,令事件真相愈發云遮霧繞。
晚晚的翻車,并非偶然。在直播帶貨的狂歡中,流量成了很多網紅追求的唯一衡量標準。為了吸引眼球,一些網紅和商家不惜夸大其詞,甚至虛假宣傳。他們似乎忘記了,直播帶貨的本質是商業行為,需要建立在誠信和專業的基礎上。晚晚團隊在直播前的“不試貨”,商家合作(晚晚說法)前的“不審核”,或者說他們沒有做到位,但無論怎樣,這都是對消費者極不負責的表現。
值得說明的是,早期的晚晚并非這樣。
公開資料顯示,晚晚(本名雷宛螢)堪稱初代網紅中的“現象級”存在。2007年,這位身高172cm的豆瓣女神憑借獨特的莫蘭迪色系穿搭和慵懶文藝風,在互聯網世界掀起一股“晚晚美學”浪潮。她開創的視覺風格不僅成為早期網紅審美的黃金標準,更催生出以研究其穿搭哲學為核心的“晚學”群體——這種文化影響力,在當時的網紅圈可謂絕無僅有。
作為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出身、后赴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深造的“學霸網紅”,晚晚很早就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運營策略。當同期網紅還在曬自拍時,她已通過藝術評論、策展vlog等內容,成功塑造了“才女”形象。這種將學術背景轉化為內容差異化的打法,使其在“網紅1.0時代”就完成了個人IP的升維競爭。
據不完統計,晚晚在微博有454.2萬粉絲,抖音有25.2萬粉絲、小紅書有52.4萬粉絲。
這場翻車事故,再次折射出直播帶貨行業的深層次問題。一方面,監管的缺失讓一些不法商家和網紅有了可乘之機;另一方面,消費者的盲目跟風和沖動消費,也助長了這種不良風氣。當“網紅推薦”成為消費指南,當“直播間專屬價”成為購物理由,消費者往往容易忽視產品的真實質量和價值。
然而,泡沫終究會破滅。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直播帶貨行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晚晚的翻車,或許能成為行業自我凈化的一個契機。只有當主播回歸專業本位,商家堅守質量底線,平臺履行監管責任,直播帶貨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晚晚的卷發棒沒能卷出她想要的大波浪,卻卷出了一場行業危機。這場危機提醒我們,直播帶貨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需要長期經營的生意。畢竟,假發可以一秒變直,但消費者的信任一旦 “變直”,可能就再也卷不回來了。只有真誠對待消費者,用心做好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否則,再紅的網紅,再火的直播間,也終將淪為過眼云煙。
圖源:直播視頻截圖、微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