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剛剛開始,歐洲一些國家的極端高溫天氣已早早到來。
新華網3日報道,本周至今法國已有2人直接因熱浪導致死亡,300多人緊急送醫院救助。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日,法國巴黎,人們在噴霧裝置旁納涼。視覺中國 圖
另據《衛報》2日報道,在高溫之下,法國極右翼領導人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提出了“空調普及計劃”,引發激烈政治辯論。
勒龐在議會發言中表示,若她在2027年總統大選中獲勝,將推行一項“全國空調普及計劃”。她強調“空調能拯救生命”,并批評法國公共場所因缺乏空調而無法正常運轉。在本周向議會提交的一項法案中,勒龐的右翼盟友議員要求在關鍵公共場所強制安裝空調。
然而,該計劃遭到政府的強烈反對,環境部長艾格妮絲·潘尼爾·魯納徹(Agnès Pannier-Runacher)表示空調并非萬能解決方案,因為這會導致室外溫度升高。綠黨領袖瑪琳娜·通德利耶(Marine Tondelier)則諷刺勒龐的環境政策僅限于“購買空調”,她呼吁通過增加城市綠化和建筑隔熱等長期措施降溫。
由于創紀錄高溫,法國政府1日發布指令,加強企業為員工保持涼爽工作環境的規定,同時官員警告稱,在極端高溫下工作“會增加工作場所事故的風險,包括嚴重甚至可能致命的事故”。
根據新規定,法國企業必須確保降低所有員工的中暑風險。對辦公室環境來說,意味著要改造靠近窗戶容易被曬的工作空間,或提供更多通風和用水。從事建筑、農業和其他戶外活動的人員有權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并提供防暑設備。
在空調并非普遍使用的歐洲大陸,這一要求的挑戰是巨大的。已經有企業報告稱,由于消費者和游客不愿光顧沒有制冷設備的商店,業務已經出現了下滑。
根據法國國家環境局(Ademe)的數據,2020年,只有25%的法國家庭安裝了空調,而2016年這一比例為14%。其他歐洲國家也都較低。報道指出,歐洲空調普及率低的原因復雜多樣:2022年俄烏沖突后,雖然能源危機最嚴峻時期已過,但空調的用電成本對多數歐洲人仍難以負擔。
此外,建筑特性也是關鍵因素。南歐傳統建筑通過厚墻體、小窗設計和通風結構實現自然降溫。但在其他地區,建筑從未考慮過夏季降溫需求,大量百年老宅難以加裝中央空調系統,此外,政策層面亦存矛盾。歐洲承諾到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而空調大規模普及將大幅增加減排難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