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17歲的劉蘭芝遭到婆婆焦母刁難,無奈之下回了娘家。焦母以為自己贏了,沒想到兒子焦仲卿只對她說了一句話:“不能承歡膝下,望珍重。”焦母不以為然,結果,焦仲卿在劉蘭芝再嫁人后上吊而亡。
劉蘭芝17歲就嫁入焦家,自從她過門之后就沒有享受過一天好日子。
兩家人還沒有結親的時候焦母經常上門“討好”劉蘭芝,她知道劉蘭芝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心靈手巧,十三歲就能織布,十四歲能熟練的做衣服,才情方面也不差勁。
而且劉家父母的人品也十分貴重,他們家中走出去的孩子沒有一個不夸贊的,有很多人都想和他們家結成親家。
轉眼間焦仲卿已經二十歲了,可他還遲遲沒有訂婚,焦母為此急的不能行,她早就看上了劉家的一個女兒,為了兒子將來的幸福,她也算是豁出去了。
焦家和劉家本來沒有多少交際的,但焦母本來就有目的,于是她就隔三差五拎著禮物去劉家說話,劉家父母從一開始的不敢接受,到后來已經習以為常。
劉家父母知道焦母的用意,但焦家實在是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因為焦仲卿沒有年過二十依舊沒有太大的成就,只是本地的一個小官吏罷了,他們擔心女兒嫁過去受苦。
可焦母的行為著實打動了他們,身為長輩的能放下架子做到這種地步想必焦家也是個好人家,于是劉蘭芝的父母便答應了這門婚事。
婚前,焦母向劉蘭芝保證,等她進門之后家中所有事務都是她說了算,侍奉公婆這種事情也不用她操心,只要他們小兩口幸福就行。
劉蘭芝被焦母的話哄得很是心動,她聽說女子結婚后都要面臨婆媳問題,而她的婆母看起來是一個很不錯的人,想必應該很好相處,就這樣,劉蘭芝歡歡喜喜的嫁進了焦家。
可她所有美好的幻想全部都結束在婚禮儀式結束后,新婚前三天過去之后,劉蘭芝本以為自己還能和婆母好好相處,可這時候的婆母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
婆母給她立下規矩,每天要早起奉茶,為一家人做飯,伺候公婆用餐,然后打掃家中的衛生,還要抽空織布。
劉蘭芝對婆母的轉變感到十分震驚,但她還是選擇忍受了下來,雖然她和焦仲卿相處的時間很短,但她知道焦仲卿是個很好的人,她愿意為了焦仲卿忍下來。
于是劉蘭芝每天忙的腳不沾地,她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每天都要承受婆母的嚴苛要求,可在焦仲卿面前婆母又是另一副樣子。
有時候劉蘭芝都會懷疑自己看到的婆母是不是真的存在,因為前后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讓她不敢面對。
焦仲卿對妻子則是百分百的喜愛,他不知道母親的所作所為,他只能看到劉蘭芝每天在忙前忙后的操勞,他感嘆自己有這樣一個賢惠的妻子,高興之余又十分心疼。
焦仲卿不忙的時候就會幫劉蘭芝做一些家務,兩人說說笑笑的十分甜蜜,可這一切落在焦母眼中就是另一幅樣子了。
自從焦仲卿成婚后,焦母就很少能和他說笑,白天他要外出工作,晚上回家還要陪妻子,都抽不出陪她這個老母親的時間了。
雖說兒子和兒媳恩愛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但焦母心中卻很不是滋味,她覺得自己辛苦養大的兒子被其他人搶走了,所以她很不喜歡劉蘭芝。
于是她就開始變本加厲的欺負劉蘭芝,她洗過的衣服焦母會讓她重新洗一遍,做飯的時候又要說飯菜有多么難吃,甚至連雞鴨一天吃了多少顆食物她都要挑剔。
她的故意針對讓劉蘭芝難以忍受,于是她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焦仲卿,焦仲卿得知后當時就怒了,不過他還是強忍怒火找母親說了這件事情。
他希望母親能用正常婆媳的關系對待劉蘭芝,不要這樣過火,焦母聽到兒子維護劉蘭芝的話后就更加來氣了。
她覺得兒子已經被劉蘭芝迷惑的失了心智,于是便哭鬧著讓他休妻,這種無理的要求焦仲卿自然不肯,但沒想到焦母竟然以死相逼。
從前安穩幸福的生活憑焦母一己之力全部搗毀,焦仲卿無奈之下只能和劉蘭芝分開,兩個人心中都很難受,但他們也知道這樣的生活根本過不下去。
焦仲卿可以帶著劉蘭芝搬出去生活,但是他沒辦法看著母親因為自己死去,最終他只能選擇分開。
劉蘭芝剛回到家沒多長時間,就有不少人前來提親,最終在她兄長的安排下,她重新嫁了一戶人家,大婚當日,焦仲卿遠遠的看著她另嫁他人,他的心早已經碎成了千萬片。
劉蘭芝并不喜歡這個丈夫,她心中想到的都是焦仲卿的好,在這種生活的折磨下,劉蘭芝跳河自殺,焦仲卿得知后心如死灰,他向母親告別后便自縊而死。
看著兒子冰涼的尸體焦母悲痛欲絕,而劉蘭芝的家人也十分悲傷,最終他們只能把兩個人埋葬在一起,也算是全了他們的念想。
信息來源:郭志理著.中華人物詩鑒[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