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立昊洋 馬金順 通訊員 崔晨宇
近年來,陜西省新周強制隔離戒毒所依托鄉村區位優勢,深入所區周圍的農村集鎮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禁毒法治宣傳活動,為構建平安鄉村、和諧鄉村、無毒鄉村提供了堅實保障。
每逢歲末年初,關中地區很多鄉鎮都會舉辦傳統古會,省新周戒毒所“心舟”禁毒法治宣傳隊緊抓古會人流量大等特點,在戲臺上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秦腔形式進行禁毒普法宣傳,讓大家在傳統藝術中感受毒品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堅定抵制毒品的決心。
將禁毒宣傳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節也是省新周戒毒所的創新做法。“心舟”禁毒法治宣傳隊將禁毒法治宣傳活動融入“周至縣紅梅文化藝術節”“武功縣后稷文化節”等,向群眾展示和講解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外觀、特點和危害,重點講解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法律后果,從源頭上遏制涉毒違法犯罪。同時,干警通過真實案例,告誡青少年警惕“小零食”的毒品變裝,并通過有獎問答活動提升普法質效。
佳節返鄉人潮涌。“心舟”禁毒法治宣傳隊每逢春節、中秋等節日期間,會在鄉鎮集市、廟會現場設置“禁毒普法宣傳點”,科普毒品種類、危害及預防知識,提醒群眾在外務工、求學時要提高警惕,筑牢禁毒思想防線。駐地鄉村,干警積極開展“大喇叭說法”活動,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圍繞鄰里糾紛、養老繼承、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等民生問題進行法典條款的解讀,引導村民學會遇事先找法,爭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農忙時節,“心舟”禁毒法治宣傳隊借助鄉村“槐樹議事”傳統,以“板凳會”的形式與村民圍坐在一起,通過以案釋法等形式普及憲法、民法典、禁毒法等法律知識,面對村民提出的法律問題,用“土例子”講清法理,把晦澀的法律條文轉化為村民聽得懂、能理解的生活道理。
“心舟”禁毒法治宣傳隊在發放禁毒宣傳手冊的過程中,還會走進農戶庭院,通過和村民拉家常進一步拉近與群眾的距離,解答他們的法律疑問,普及防范網絡詐騙、非法集資、民間借貸等法律知識,將法律知識送到群眾家門口,切實增強村民法治意識,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