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 JIANG JIAN CHA
檢護蔚藍·從心歸海
2025.07.02
7月2日,在《社區矯正法》實施五周年這一歷史性節點,連江縣檢察院、縣司法局組織由20多名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組成的生態公益志愿隊,在曙光救援隊的帶領下,開展“檢護蔚藍·從心歸海”生態志愿服務。
【行動】
向海而“新”
志愿者們徒步清理3公里海岸線海漂垃圾,清理面積600多平方,清理后的海漂垃圾分類收集后轉運至環保處理站。清理行動結束后,檢察干警向社區矯正對象發放海洋生態保護宣傳手冊,結合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非法捕撈對海洋生態的嚴重危害,以生動的法治教育課筑牢生態保護意識防線。
【機制】
公益賦能新生
這場活動正是2025年6月18日
《檢矯生態協作意見》的首次實踐:
01
積分兌換自由
清理海漂垃圾2小時=1積分,宣教覆蓋30人=1積分,滿10分可申請外出就業審批簡化。
02
獎懲即時聯動
本次服務數據實時計入社區矯正個人檔案,日常表現優異者將獲季度表揚,消極參與者納入重點管控名單。
03
技能雙重提升
曙光救援隊現場教學志愿服務者生態違法勸阻、生態破壞舉報、禁漁巡查、違規漁具識別等,“護海能力+守法意識”同步強化。
【深意】
從“破法者”到“護海人”
檢察干警現場解讀活動的意義:“讓涉海涉漁矯正對象守護自己賴以生存的海域,是最有意義的生態公益。公益服務換取的積分既是‘獎勵憑證’,更是‘回歸船票’!”縣司法局將同步啟動積極參與者“護海先進”的評選,累計積分排名靠前的將作為表揚、獎勵建議重要參考——這正是連江“懲治犯罪”與“生態修復”雙贏理念的縮影。
【展望】
蔚藍之路
下一步,連江縣檢察院將立足連江海洋資源稟賦,精心打造馬鼻紅樹林、黃岐海岸線等“海之矯”生態公益服務實踐點,串點成面構建起覆蓋全域的生態公益服務矩陣。同時,創新構建“服務-積分-獎勵-監督”四位一體的矯正新生態,通過量化公益服務成效、正向激勵引導,激發矯正對象參與生態保護的主動性,將矯正力量切實轉化為生態保護的生力軍。
過去五年,連江縣檢察院深耕社區矯正監督領域,推動社區矯正工作從“管得住”到“矯得好”的質效躍升。未來,連江縣檢察院將繼續以法治為基、實踐為翼,用檢察智慧與擔當,在生態司法保護和社區矯正融合發展中,奮力書寫下一個五年新篇章。
來源 | 連江縣檢察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