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城大狗。
你有沒有算過,自己一天到底工作了多久?
你晚上真正離開公司的時間,是晚上8點、9點,還是10點?你的周末,是完整的雙休,還是被“大小周”或者“單休”切割得支離破碎?
在互聯網公司待過的朋友都知道,很多時候你的工位就像長了膠水,每天不坐滿10個小時根本起不來。
最忙的時候,項目組兩個人干著四個人的活,桌上永遠是外賣盒子,回家后唯一的娛樂就是刷刷短視頻。
我們這個時代有一個巨大的,卻被很多人忽視的真相:
我們身邊,到底藏著多少個被“加班”吃掉的崗位?
我們常常看到新聞里說,就業率穩中有升。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這個數字背后,有多少“水分”。
這些水分,就是由無數個加班成為日常的打工人,用12小時的工作時長,填補了本該屬于另一個人的8小時崗位的人,硬生生給擠出來的。
1
我們來算一筆最簡單的賬。
假設一個項目,標準工時下需要3名員工,每人每天工作8小時,一周工作5天。總工時是:3人 × 8小時/天 × 5天 = 120小時。
現在,一家公司為了“降本增效”,讓2名員工來完成這個項目。但工作總量沒變,于是,這2名員工每天就要工作12小時,并且單休,一周工作6天。他們的總工時是:2人 × 12小時/天 × 6天 = 144小時。
你看,他們不僅完成了3個人的工作,甚至還超額了。
結果是什么?
公司層面:老板用2個人的工資,干了3個人的活,省下了一個人的用人成本,利潤報表很好看。
社會層面:憑空消失了一個就業崗位。那個本該存在的“第三人”,現在正擠在招聘會里,焦慮地投著簡歷,成了“靈活就業”大軍的一員。
個人層面:這2名員工,成了“奮斗者”,但他們失去了生活,透支了健康,成了這部“奮斗”戲劇里,身心俱疲的主角。
這就是加班文化最殘酷的邏輯:它以“奮斗”之名,行“崗位壓縮”之實。它讓有工作的人越來越累,讓沒工作的人越來越難。
最終,所有人都被卷入一場沒有贏家的零和游戲。
2
如果說,被壓縮的崗位只是冰山一角,那么冰山之下,是整個社會正在付出的沉重代價。
1.偷走你的健康:“拿命換錢,最后拿錢換命”
“ICU里住滿了拼命的年輕人”,這句話不是玩笑。長期超負荷工作,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健康崩潰。頸椎病、失眠、焦慮癥、心血管疾病……這些過去屬于中老年的詞匯,現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年輕人的體檢報告上。
我們以為是在用時間換錢,但實際上,我們是在拿未來幾十年的健康,去賭一個不確定的現在。當身體發出警報時,那些靠加班換來的工資,又能買回多少失去的健康?
2.偷走你的愛情:“電量不足的你,拿什么去愛?”
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想談戀愛、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了?
答案很簡單:沒時間,也沒精力。
一個每天被工作榨干到電量只剩1%的人,回到家只想躺著。你讓他去社交,去約會,去維系一段需要投入情感和精力的親密關系,這太奢侈了。
愛情和家庭,都需要時間和陪伴來澆灌,而加班文化,正在抽干這一切的養分。
低迷的結婚率和生育率,本質上,是社會對年輕人過度透支后,發出的一次集體警報。
3.偷走經濟的活力:“一個兩點一線的你,如何拉動內需?”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只在公司和出租屋兩點一線之間穿梭的員工,他對整個社會經濟的貢獻,其實非常有限。
他不逛街,不看電影,不下館子,不出去旅游。他最大的消費,可能就是每天的外賣和網購一些生活必需品。
當成千上萬的勞動者都處于這種狀態時,實體經濟、服務業、文旅產業的活力從何而來?
一個讓員工無法“生活”的社會,最終也會失去消費的動力。
3
聊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沒辦法,現在競爭這么激烈,不加班就被淘汰了。”
但這恰恰是我們最需要打破的思維誤區。真正的競爭力,從來不是靠無意義的時長堆砌出來的。
一百多年前,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就主動將工人的工作時間從每天10-16小時縮短到8小時,并大幅提高工資。結果呢?工人的效率和忠誠度大幅提升,福特公司的利潤翻了一番。
福特說:“我們必須讓人們有閑暇,但我們也必須支付他們足夠高的工資,讓他們能買得起我們生產的汽車。”
這個道理,到今天依然適用。破局的關鍵,不在于我們個人選擇“躺平”,而在于一場自上而下的系統性變革。
致監管者:讓法律不再是“紙面文章”
嚴格執行八小時工作制和雙休制度,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必須讓《勞動法》長出真正的“牙齒”。
加大對違法企業的懲處力度,讓“罰酒三杯”式的監管成為過去。同時,建立安全、便捷的員工舉報和維權通道,讓勞動者敢于對不合理的加班說“不”。
致企業:告別“時長依賴”,擁抱“效率紅利”
企業管理者需要明白,員工的疲勞和健康損耗,最終都會反噬企業自身。
一個優秀的企業,應該依靠科學的管理、高效的流程和持續的創新來取勝,而不是靠壓榨員工的最后一絲精力。
善待員工,保障他們的休息權,才是企業最寶貴的長期投資。
致我們每一個人:從珍視自己的8小時開始
在等待系統性變革的同時,我們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
首先,努力提升個人工作效率,在8小時內創造最大價值。
其次,要敢于表達自己的合法訴求,對無意義、無報酬的加班說“不”。
最后,用我們的消費投票,支持那些尊重勞動法、善待員工的企業。
我們討論加班,不是反對奮斗,恰恰是為了更好地奮斗。
真正的奮斗,是在有限的時間里,創造出最大的價值,然后有尊嚴地去享受生活,去愛我們想愛的人,去建設我們的家庭。
嚴格執行八小時工作制,表面上看是“減少”了工作時間,實際上卻是在“增加”——增加就業崗位,增加國民健康,增加社會活力,增加每個家庭的幸福感。
把本屬于第三個人的崗位還給他,也把本屬于我們自己的生活,還給我們自己。
這,才是對奮斗最好的尊重。
博伯說青城大狗 出品
歡迎轉發分享
不用和我杠,杠就是你對。
歡迎加我微信: liangbo0478x 和我深度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